大灣區樓市寒冬:中原大灣區指數六連跌,重回八年前水平
大灣區指數持續下行,跌勢難止
最近,中原地產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原大灣區指數持續下跌,情況令人擔憂。具體而言,該指數已經連續六個月下跌,累計跌幅達到4.5%。截至今年六月,該指數報92.61點,不僅按月下跌0.69%,更跌回2016年11月的水平,創下逾八年新低。這個數據無疑給大灣區的房地產市場敲響了警鐘。
城市表現分化,澳門珠海跌幅領先
在大灣區的12個城市中,大多數城市的指數都呈現下跌趨勢。具體來說,10個城市的指數下跌,跌幅從2.8%到11.4%不等。其中,澳門和珠海的跌幅最為顯著,分別下跌11.4%。而在六月份,12個指數中仍有9個錄得跌幅,跌幅介於0.5%至3.7%之間。僅有三個城市錄得上升,上升幅度也僅為0.03%至3.2%。這種城市表現的分化,反映出大灣區內部各城市房地產市場發展的不平衡。
四大中心城市齊跌,香港廣深續創新低
值得關注的是,大灣區的四大中心城市——香港、廣州、深圳,其房地產指數也全線下跌,並且持續創下逾八年新低。這個現象尤為值得關注,因為這四大城市是大灣區經濟發展的核心引擎,它們的房地產市場表現往往具有風向標意義。它們的下跌,無疑會對整個大灣區的房地產市場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
中原觀點:成交量不俗難掩樓市疲態
儘管六月份四大中心城市的成交量表現尚可,但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指出,這並不能掩蓋整體樓市的疲態。他認為,雖然個別月份的成交量有所回升,但整體市場仍然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澳門指數甚至再次跌破歷史低位,可見市場信心仍然不足。
租金指數逆勢上揚,或成市場支撐
然而,在整體房地產市場低迷的背景下,租金市場卻出現了一絲曙光。中原城市租金指數(CRI)在六月份報126.59點,按月上升0.97%,並且已經連續兩個月上漲,累計漲幅達到2.29%,創下2019年8月以來近六年的新高。租金的逆勢上漲,或許能成為支撐房地產市場的一股力量,緩解房價下跌的壓力。
政策與市場:多重因素影響樓市走向
大灣區房地產市場的表現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除了市場供需關係之外,政府的政策調控、宏觀經濟環境、以及外部因素等都會對樓市產生重要影響。例如,土地供應的限制,可能會導致一二線城市的房價持續上漲,進而影響企業的經營成本和人才的吸引力。此外,內地的經濟金融形勢和監管政策的變化,也會對大灣區的房地產市場產生間接影響。
未來展望:樓市調整期或將持續
綜合來看,中原大灣區指數的持續下跌,反映出大灣區房地產市場正處於調整期。雖然租金市場的表現或可提供一定的支撐,但整體市場仍然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未來,大灣區的房地產市場將如何發展,取決於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投資者和置業者需要密切關注市場動態,謹慎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