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氣旋「韋帕」正逐步增強並逼近香港,天文台已發出多項警示,提醒市民嚴陣以待。隨著韋帕颱風的接近,本港將面臨強烈風勢和暴雨的挑戰,對日常生活及公共活動帶來不小影響。本文將從天文台的最新預測、韋帕颱風對香港的具體影響,以及市民應如何做好防範三方面進行詳細闡述。
天文台最新預測與警示
根據香港天文台於2025年7月17日發布的信息,一股熱帶氣旋已在菲律賓東方海域形成,並有望在未來數日內逐漸增強為熱帶風暴「韋帕」。這類熱帶氣旋的形成通常與海面溫度、大氣環流等因素密切相關。溫暖的海水提供能量,而有利的大氣環境則有助於其發展壯大。
天文台指出,「韋帕」會於7月20日(星期日)早上移至本港以南約200公里處,屆時將達到颱風級別,其中心附近最高持續風速可達每小時145公里[1][3]。隨後,它可能繼續向西北方向移動,在7月21日凌晨於廣東茂名一帶登陸。這種路徑預測對於香港的防風部署至關重要,因為直接影響著香港受到的風力強度和降雨量。
由於「韋帕」路徑接近珠江口地區,包括香港在內的廣東西部沿岸都會受到其外圍雨帶和強風吹襲。天文台已發出特別天氣提示,預計自7月18日晚至21日期間,本港將經歷狂風大驟雨及雷暴[2]。狂風大驟雨和雷暴不僅會影響交通和戶外活動,還可能引發山洪、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對市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構成威脅。根據目前評估,有機會在週六白天發出三號強風信號,而週日時更可能升級至八號或更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1][3]。
韋帕颱風對香港的具體影響
隨著「韋帕」逐漸靠近,本港各區將面臨多重自然災害威脅:
– 強陣風吹襲:中心附近最高持續風速高達145公里/小時意味著本地部分地區可能遭遇破壞性大風吹,不少戶外設施、樹木甚至建築物有倒塌或損毀危險[1][2]。強陣風不僅可能吹倒樹木和招牌,還可能對高層建築的玻璃幕牆造成損壞,甚至對行人和車輛造成威脅。
– 狂風吹襲期間安全問題:由於狂風吹勢猛烈且突變頻繁,在室外活動的人士極易受傷,因此當局特別提醒身處室外者應儘快尋找安全避難場所,以免遭飛散物品擊中或被吹倒受傷[2]。例如,在空曠地帶行走時,應避免靠近高大樹木或建築物,以免被倒塌的樹木或墜落的物體擊中。
– 暴雨及雷暴:「韋帕」所攜帶的大量水汽會引致連綿大驟雨,加上雷電交加,不僅增加山泥傾瀉、積水成災等次生災害機率,也令交通運輸系統承受巨大壓力,引起延誤甚至停擺[2]。例如,低窪地區容易發生水浸,地下停車場可能被淹沒,而山區則需要警惕山泥傾瀉的風險。
此外,由於書展等大型公共活動時間恰逢此段惡劣天氣期,有關活動是否如期舉行亦成疑問,多個媒體報道指書展或因8號波而受到影響,需要密切留意官方公告調整安排[1]。這顯示了颱風不僅影響日常生活,還可能對經濟和文化活動產生重大影響。主辦單位需要根據天氣情況,及時調整活動安排,確保參與者的安全。
市民應如何做好防範準備
面對即將到來的「韋帕」颱風威脅,全港居民必須提高警覺並採取有效措施保障自身安全:
– 密切關注官方資訊:請定期收聽收看香港天文台及政府相關部門發布之最新消息與指引,以便掌握最準確的颱風動態與警告信號變化。市民可以透過天文台的網站、手機應用程式、電視和電台等多種渠道獲取最新的天氣資訊。
– 加固家居設施:檢查窗戶門框是否牢固,如有需要可使用膠布固定玻璃;清理陽臺和屋頂雜物避免被風吹落造成危險。加固家居設施可以有效減少颱風造成的損失,例如,可以使用防風膠帶加固窗戶,防止玻璃破碎。
– 避免非必要外出:尤其是在8號以上熱帶氣旋警告生效期間,更應留守室內遠離窗邊,以減低被飛散物品擊中的危險。非必要外出不僅會增加自身的安全風險,還可能給救援人員帶來不必要的負擔。
– 備足緊急用品:包括飲用水、食物、藥品以及手電筒等照明設備,同時確保手機充滿電方便聯絡求助。準備緊急用品是應對颱風的重要一環,可以確保在斷水斷電的情況下,維持基本的生活需求。
– 注意交通狀況變化:惡劣天氣下公共交通服務可能中斷或延誤,上班族宜提前安排替代方案避免滯留街頭。例如,可以考慮在家工作,或者與同事協商共乘車輛,以應對交通中斷的情況。
總結而言,「韋帕」颱風正快速逼近香港,其潛在破壞力不可忽視。透過科學準確的預報與嚴謹周全的防範措施,可以最大限度降低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同時,此次事件也再次提醒我們提升城市抵禦極端自然災害能力的重要性,包括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和公眾教育宣傳。在未來,我們期待相關部門能持續優化監測技術與應急管理策略,使社會更加安全穩健迎接各種挑戰。此外,加強公眾的防災意識和技能,也是提升整體防禦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通過政府、社會和個人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應對各種自然災害的挑戰。
資料來源:
[2] www.hk01.com
[3] www.hk01.com
[4] www.youtube.com
[5] www.youtube.com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