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鉅明家族以2450萬購入愉景灣洋房」

「太子鄧」頻頻減持愉景灣物業:樓市風向標還是個人投資策略?

鄧鉅明,人稱「太子鄧」,太子珠寶鐘錶主席,一位在香港地產界舉足輕重的資深投資者。近期,他頻頻出售其位於愉景灣的物業,引起市場廣泛關注。這究竟是樓市即將變天的訊號,還是「太子鄧」的個人投資策略調整?

愉景灣減持潮:套現逾億元

據市場消息,鄧鉅明在不足一個月內連續出售兩伙愉景灣的低密度排屋,共套現約5,776萬元。最新的一宗交易是位於愉景灣3期蔚陽海蜂徑的單號屋,實用面積2,413平方呎,帶有花園及前庭,可享海景。該單位最初以3,800萬元放盤,經過多次減價後,最終以2,888萬元成交,呎價約11,969元。

而更早之前,鄧鉅明也以約6,000萬元售出另一幢愉景灣洋房。粗略計算,僅在兩個月內,鄧鉅明就通過出售愉景灣物業套現了約1.18億元。如此頻繁的減持動作,不得不讓人猜測其背後的原因。

「太子鄧」的投資軌跡:從掃貨收租到積極減持

早在多年前,鄧鉅明就已開始大量購入愉景灣的洋房,主要用於出租。鼎盛時期,他持有超過10個愉景灣單位。然而,從去年開始,鄧鉅明似乎開始轉變投資策略,積極減持手中的物業。

區內代理透露,鄧鉅明從去年開始就已著手減持,並在今年4月進一步擴大了議價空間,顯示出他出售物業的決心。此次出售的海蜂徑單位,鄧鉅明早在1996年就以1,250萬元購入,持有長達29年,帳面獲利高達1,638萬元,升值幅度超過1.3倍。

減持原因猜想:市場風險還是個人財務規劃?

「太子鄧」頻頻減持愉景灣物業,背後的原因可能有多重:

  • 樓市下行風險: 近期香港樓市受到多重因素影響,包括利率上升、經濟增長放緩等,市場前景不明朗。精明的投資者可能會選擇在這個時候減持套現,以規避潛在的風險。
  • 個人財務規劃: 鄧鉅明作為太子珠寶鐘錶的主席,其財務狀況和投資策略也會受到公司業務的影響。減持物業可能是為了調整個人或公司的資產配置,或者為了應對其他投資需求。
  • 見好就收: 在過去幾十年裡,香港樓市經歷了多次牛市,許多投資者都從中獲利豐厚。鄧鉅明持有的愉景灣物業已經升值不少,選擇在這個時候出售,也是一種穩健的投資策略。
  • 放棄續租旗艦店的影響: 早前鄧鉅明決定放棄續租位於銅鑼灣羅素街的旗艦店,這可能意味著其商業策略有所調整,需要重新配置資產。

對樓市的影響:風向標作用不容忽視

鄧鉅明作為香港地產界的知名人物,其投資動向具有一定的風向標作用。他的頻繁減持,無疑會給市場帶來一定的心理壓力,可能加劇市場的觀望情緒。

然而,我們也需要理性看待這種現象。畢竟,鄧鉅明的投資決策是基於他個人對市場的判斷和自身的財務狀況,並不一定代表整個樓市的趨勢。

後續觀察:減持是否會持續?

值得關注的是,鄧鉅明目前仍持有約10個愉景灣單位,這些單位或正在放售,或正在出租。未來他是否會繼續減持這些物業,將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同時,我們也需要關注香港整體樓市的發展趨勢,以及其他投資者的動向,才能更準確地判斷市場的未來走向。

投資者的啟示:靈活調整,穩健應對

「太子鄧」頻頻減持愉景灣物業的案例,給我們帶來了重要的啟示:在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下,投資者需要保持敏銳的洞察力,根據市場變化和自身情況,靈活調整投資策略。

無論是選擇持幣觀望,還是積極尋找新的投資機會,都應該建立在充分的市場調研和風險評估的基礎上,才能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