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人妻主持挑戰日本地震傳言:石垣島之旅無虞」

地震預言下的日本旅遊:港人的選擇與應對

年初以來,關於日本將發生大地震的預言甚囂塵上,尤其以「7月5日」為關鍵時間點的「南海海槽大地震」預言,更在香港社會引發廣泛關注,直接衝擊港人赴日旅遊的意願。面對真假難辨的資訊,港人如何應對?是選擇避險,還是無視預言,繼續享受嚮往的日本之旅?

預言陰影下的旅遊決策:改道而行或勇往直前

地震預言的發酵,的確影響了一部分港人的旅遊計畫。有原本計畫在3月前往日本的梁先生一家,因擔心地震和流感,最終選擇轉往越南富國島。他們表示未來仍想去日本,但會避開「大家都會驚嘅嗰段時間」。顯然,對於這部分人來說,安全第一,寧可改期或更換目的地,以規避潛在風險。

然而,也有許多港人選擇無視預言,照常出發。旅遊達人梁芷珮(Christy)一家七口,便無懼傳言,前往石垣島享受假期,並表示「冇嘢呀」。這些人或許是對日本的安全性有信心,或許是不願因預言而錯失期待已久的旅行機會。

預言的影響:旅行社的應對與市場反應

地震預言對旅遊業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有旅行社表示,查詢人數銳減,甚至有客人轉戰中東歐洲。為了挽回頹勢,部分旅行社推出優惠,吸引部分港人如期出發。一位市民表示對行程充滿信心,如期出發,似乎並未受到預言影響。有港媽甚至表示,預言沒有根據,但「多謝有平機票」。可見,即使在預言的陰影下,價格仍然是吸引遊客的重要因素。

在「7.5地震預言」未應驗後,有旅行社預期客人將會「爆炸式回歸」。這反映了市場的觀望態度,以及人們對日本旅遊的潛在需求仍然強勁。

各方聲音:專家、堪輿學家與日本官方

面對地震預言,各方人士紛紛發表看法。中大地理專家拆解南海海槽地震機率,試圖以科學角度分析風險。資深藝人雪妮及周驄離世,新聞報導中也同時穿插日本氣象廳的呼籲,強調「大地震預言」無科學根據,呼籲民眾勿誤信謠言。

然而,堪輿學家的說法卻加劇了民眾的擔憂。七仙羽(七師傅)曾呼籲大家四月至五月避免前往日韓台旅遊,令不少港人對赴日旅遊產生疑慮。不過,七師傅後來在接受日本節目訪問時改口風,稱4、5月已發生地震,7月不會再有地震,試圖安撫公眾恐慌。這種前後矛盾的說法,也引發了網民的討論。

日本官方的態度:強調科學,消除恐慌

針對地震預言,日本氣象廳多次重申,地震預言沒有科學根據,呼籲民眾不要相信謠言。在鹿兒島外島附近海域近兩周錄得逾千次地震後,日本氣象廳再次呼籲民眾勿誤信謠言,強調與「大地震預言」無因果關係。這種強調科學、消除恐慌的態度,有助於穩定民心,並恢復遊客對日本的信心。

迷信與理性:香港社會的反應

地震預言在香港社會引發了不同的反應。有人深信不疑,選擇取消或更改行程;有人則不以為然,認為預言沒有根據,照常出發。這種現象反映了香港社會在面對未知風險時,既有對傳統信仰的尊重,也有對科學理性的追求。

網民對此也議論紛紛,有人揶揄「讓日本人見識香港民智」,又戲稱七仙羽為「國際級KOL」。這些言論既帶有嘲諷意味,也反映了部分人對迷信的批判。

總結:理性看待風險,享受旅行樂趣

面對地震預言,港人的選擇各不相同,反映了個人對風險的承受能力和對資訊的判斷。無論選擇避險還是照常出發,都應該基於理性的思考和充分的資訊。

重要的是,不要被不確定的預言所左右,而是應該尊重科學,理性評估風險,並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盡情享受旅行的樂趣。畢竟,生活充滿未知,過度恐慌只會錯失許多美好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