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參議院於2025年7月1日以51票對50票的微弱差距,通過了被稱為「大而美」的稅收與支出法案。這項法案由前總統特朗普積極推動,涵蓋減稅、移民、邊境建設及軍事支出等多個重要政策領域,是特朗普重點施政目標的具體體現。此次表決過程中,共和黨內部存在分歧,多名共和黨參議員投下反對票,但在副總統兼參議院議長萬斯(JD Vance)關鍵一票的支持下,法案得以驚險通過。此舉不僅為特朗普推展其核心政策掃除障礙,也引發外界對未來美國財政與政治走向的高度關注。
「大而美」法案內容龐大,長達940頁,主要包括延續特朗普首任期內實施的大規模減稅政策,計劃在未來十年內減少約4萬億美元稅收。此外,此次修訂版本還提出將聯邦債務上限提高5萬億美元,以應付增加的軍費和邊境安全開支。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分析報告,此版本法案預計將使未來十年國家債務增加約3.3萬億美元[1][2]。
此次表決中,共有三位共和黨參議員倒戈反對,他們分別是肯塔基州的蘭德·保羅、北卡羅來納州的湯姆·蒂利斯以及緬因州的蘇珊·柯林斯。然而,在50比50平手局面下,由於副總統兼參議院議長身份,使得萬斯擁有打破僵局的一票權力,他最終投下贊成票,使該修正案以51比50獲得通過[2]。這一結果凸顯了當前美國政治格局中的高度分裂與微妙平衡,也展示了副總統角色在立法程序中的戰略重要性。
儘管該法案已經通過參議院,但由於內容經過較大修改,需要返回眾議院再次審核並投票批准後才能提交給總統簽署成為法律。眾議院已排定於7月2日進行辯論及表決,而眾議院多數黨領袖表示將努力確保該法案能夠在7月4日之前完成審批,以配合特朗普設定的重要時間節點[1][2]。
從更廣泛角度看,「大而美」法案不僅是一次重大財政政策調整,更是當代美國政治權力博弈的重要縮影。一方面,它試圖鞏固並延續前任政府時期推動的大規模減稅措施,希望刺激經濟增長和企業投資;另一方面,提高債務上限和加強軍事及邊境安全投入則彰顯出政府面臨複雜安全挑戰與財政壓力。此外,此次立法爭論也暴露出兩黨間深刻分歧,以及共和黨內部意見不一,使得立法院運作充滿變數。
綜觀此次「大而美」稅收與支出法案之旅,其成功闖關代表著特朗普核心政策再度獲得重要支持,同時也提醒外界,美國政治環境依然充滿激烈競爭和不確定性。在接下來眾議院審核階段,各方勢必繼續角力,而最終能否順利成為法律,不僅影響未來幾年的財政走向,也將左右2025年底即將到來的新一輪選舉格局。因此,「大而美」不只是單純的一項立法,更是一場涉及經濟策略、安全保障及政治權謀的大型博弈,其後續發展值得持續關注。
資料來源:
[1] www.hk01.com
[2] www.21jingji.com
[4] www.rfi.fr
[5] www.youtube.com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