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霽:共建美好香港,你我同行的責任

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之際,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周霽在慶祝活動中強調,把香港建設好是全體市民的共同責任。這一觀點不僅彰顯了「一國兩制」下香港社會的凝聚力,也為未來香港發展指明了方向。本文將從多元文化與國家戰略對接、改革創新推動經濟轉型,以及社會共治共享三個層面,深入探討周霽提出的理念及其現實意義。

首先,香港作為一個中西合璧、多元文化交融的國際大都市,其獨特優勢在於能夠同時承接中國內地與全球市場。周霽指出,要推動香港深度對接國家發展戰略,加快融入國家整體發展大局[1]。這意味著香港不僅要保持自身制度和法治優勢,更需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支持「十四五」規劃等重大政策,以提升其在全球經濟中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在此過程中,深化與內地及世界各地的交流合作,是促進資源共享和技術創新的關鍵,有助於鞏固並擴大香港作為金融、航運、貿易中心的地位。

其次,在經濟轉型升級方面,周霽強調銳意改革進取的重要性。他提到,「開拓進取、靈活應變」是成就今日香港的重要因素,也是未來制勝之道[1]。隨著全球科技迅猛發展及市場環境變化,傳統產業面臨挑戰,而新興產業如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新能源等則提供了巨大的增長潛力。因此,特區政府需順應時代潮流,不斷轉變發展理念,加速培育新質生產力,以智慧破局攻堅。例如,加強科研投入、完善創新生態系統,以及吸引高端人才,都將成為推動經濟多元化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此外,中聯辦也表明將全力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共同服務於「一國兩制」方針下的穩定繁榮[3]。

第三點則聚焦於社會共治共享精神。周霽指出,不論身份背景,每位市民都是這座城市的持份者和貢獻者,把香港建設好是大家共同肩負的責任[1]。他呼籲拋開分歧,「求共對」,齊心協力打造更美好的家園。在當前複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中,此種團結互助尤顯重要。不僅需要政府有效施政,更依賴市民積極參與公共事務,共同維護法治、公平正義以及良好的生活秩序。同時,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有行政長官李家超帶領特區政府擔當作為,全社會攜手努力,相信「一國兩制」事業必能行穩致遠,使得每個人都能分享到城市繁榮帶來的福祉[1][3]。

綜上所述,把香港建設好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政治決心、市場活力以及全民參與三者合奏。在中央政策指引下,透過深化對接國家戰略促進開放融合;以改革創新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並凝聚全港力量形成合諧共識,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的香江將更加繁榮昌盛且充滿希望。如同周霽所言,只要大家拋開分別,共同努力,就一定能讓這個共同家園越來越美麗。「一國兩制」偉大實踐必將繼續書寫新的輝煌篇章,也讓每位身處其中的人都感受到自豪與幸福。

資料來源:

[1] www.hkcd.com.hk

[2] www.scribd.com

[3] www.singtao.ca

[4] www.news.gov.hk

[5] www.wenweipo.com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