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金融環境競爭日益激烈,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面臨多重挑戰。為進一步鞏固其在亞太區乃至全球的金融樞紐角色,香港政府於2025年推出全新公司遷冊制度,允許海外企業將註冊地遷冊至香港。此舉不僅提升了香港市場的吸引力,也促使多家大型保險公司積極響應,其中宏利人壽保險(國際)有限公司宣布自2025年11月起正式從百慕達遷冊至香港。本文將探討保險公司遷冊來港的背景、具體優勢及對香港金融中心地位的深遠影響。
推動政策與宏利遷冊案例
2025年5月23日起,香港政府開始接受海外企業申請遷冊來港,這是根據《2025年公司(修訂)(第2號)條例》引入的新制度,其目標是強化本港作為國際商業及金融中心的競爭力[3]。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更親赴加拿大等地游說大型跨國企業,包括宏利和永明等保險巨頭,希望他們能夠利用這一新政策落戶香港[1]。
宏利人壽保險(國際)有限公司於6月6日正式公布獲相關監管機構批准後,自11月起將根據該制度完成由百慕達到香港的註冊地轉移[1][2]。該決策反映出宏利對於香港作為亞洲乃至全球重要金融樞紐角色持續堅定信心,同時表明其致力於提升客戶服務質素和創新能力。此外,公司強調所有現有保單條款與保障權益均不受影響,並會繼續在香港保監局嚴格監管下運營,以維持高標準服務水平[1][2]。
提升本港市場競爭力與服務質量
首先,公司遷冊帶來的是法律和監管環境上的直接好處。過去不少跨國企業因註册地設於離岸司法區,如百慕達或開曼群島,在合規成本、稅務安排以及資金流動上存在一定限制。而透過在本港註册,不僅能享受更透明且穩健的法規框架,也有助加強與內地及亞太其他市場之間合作便利性。此外,本港成熟且完善的專業服務配套,包括法律、會計及風控諮詢等,有助企業降低運營風險,提高效率。
其次,此舉亦促進了本土就業機會和人才培育。當大型跨國保險集團如宏利選擇以本港為核心基地,加大投資力度,自然帶動相關行業發展,例如精算師、風控分析師以及產品開發專才需求增加,有助鞏固並擴大本港人才庫。同時,更貼近亞洲客戶需求,使得產品設計更加靈活多元,更符合區域特點。
最後,由於直接受惠於本土監管機構如「香港保險業監管局」(IA) 的嚴格管理,公司可藉此提高透明度和信譽度,加強消費者信心。在當前全球經濟波動頻繁的大環境下,此種穩健可靠形象尤顯重要,有助吸引更多個人及機構投資者參與市場活動。
對鞏固金融中心地位的重要意義
此次包括宏利在內的大型跨國企業選擇將註册地址由離岸司法區轉回到亞洲主要城市之一—— 香港,是對該市整體營商環境的一項肯定,也是政府推行改革措施成效的重要展示[1][3]。這不僅彰顯了外界對「一國兩制」下特別行政區穩定政治經濟狀況之認同,也反映出中央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所帶來的新契機。
此外,多家重量級公司的陸續落戶,有望形成良性循環效應:更多優質資金流入刺激產業升級;創新技術應用加速數字化轉型;而完善法治保障則確保持續吸引外企長期投資。在未來幾年中,此趨勢或將令香 港成為連接中國內需市場與世界資金的重要橋樑,大幅增強其亞太甚至全球範圍內不可替代的位置。
總結而言,透過實施公司遷冊政策並成功吸納像宏利這樣具代表性的跨 國 保 障 集 團 選 擇 本 港 註 冊 , 不 僅 直 接 提 升 本 港 金 融 服 務 業 的 國 際 競 爭 力 , 更 是 對 香 港 作 為 國 際 金 融 中 心 地 位 堅 定 信 心 的 有 力 證 明 。 未來,在政策支持、市場需求以及專業人才三方面協同作用下,相信香 港 將 持 續 發 揮 獨 特 優 勢 , 成 為 區 域 金 融 創 新 與 發 展 的 重 要 樞 紐 。
資料來源:
[1] www.hk01.com
[2] inews.hket.com
[5] news.cnyes.com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