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伊戰雲密佈:特朗普擬動用鑽地彈襲擊伊朗核設施?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在考慮是否介入伊朗與以色列的軍事衝突之際,他正密切關注一個關鍵技術問題:美國擁有的巨型鑽地彈(Massive Ordnance Penetrator, MOP),是否足以摧毀伊朗最堅固的地下核設施。據報導,特朗普對此類打擊的成功率抱有疑慮,這也是他尚未做出最終決定的重要原因。

對巨型鑽地彈的疑慮與決策考量

近期,以色列與伊朗的衝突持續升級,伊朗深埋地下的福爾多核設施成為關注焦點。以色列方面將此處列為首要打擊目標,但面臨技術上的挑戰。為此,以色列方面曾表示,若無法有效摧毀該設施,可能會考慮其他方式,甚至暗示可能派遣人員執行任務。然而,據美國媒體報導,美國擁有能夠摧毀此類深層地下目標的GBU-57巨型鑽地彈,且可以由B-2轟炸機搭載。

儘管五角大樓的官員對美國鑽地彈的摧毀能力表示有信心,特朗普總統本人似乎並未完全被說服。他曾向軍事顧問詳細詢問,重達約13.6噸(30,000磅)的GBU-57鑽地彈,能否真正摧毀位於地下約90公尺、建在岩石層中的福爾多核設施。報導指出,此類鑽地彈雖然經過多次測試,但從未在實戰中使用過,其在真實戰場上的表現仍有待驗證。特朗普希望確保任何軍事行動不僅必要,而且能夠真正達成摧毀伊朗核計劃的目標,同時避免將美國捲入長期的地區衝突。

技術挑戰與戰略意涵

專家指出,福爾多核設施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加固設計,使其成為一個極難摧毀的目標。該設施建於地下深處,旨在抵禦空中打擊。根據五角大樓的評估,GBU-57鑽地彈理論上能夠摧毀地下約65公尺的目標,但要有效摧毀福爾多設施,可能需要連續發射兩枚鑽地彈,且其戰術可行性尚未得到公開驗證。

如果美國決定採取軍事行動,摧毀福爾多核設施的可能性很高。然而,這也牽涉到更廣泛的戰略考量。美國官員強調,美國的最終目標是確保伊朗無法獲得核武器,而對伊朗的軍事打擊也可能引發國際社會對石油價格飆升和全球經濟的擔憂。

外交途徑的可能性

在考慮軍事選項的同時,美國並未排除外交途徑。據報導,美國中東問題特使正與伊朗外交部長保持溝通,試圖通過談判解決核問題。此外,德國、法國和英國外長也計劃與伊朗外長舉行會談,旨在促使伊朗保證其核計劃僅用於和平目的。這些外交努力是否能為緊張局勢降溫,仍有待觀察。

特朗普總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伊朗有意願進行談判,但伊朗方面對此予以駁斥,強調不會在脅迫下談判。總統本人則表示,他喜歡在最後一刻才做出決定,因為局勢可能會隨時變化,尤其是在戰爭問題上。

結論:謹慎與決定邊緣

總體而言,特朗普政府在中東衝突中的立場,顯得既有採取強硬軍事行動的準備,也對潛在的風險和後果保持高度警惕。對巨型鑽地彈能否有效摧毀伊朗深層地下核設施的質疑,反映了在做出重大軍事決策前,對技術可行性和戰略效益的審慎評估。未來幾天,全球將持續關注這一複雜局勢的發展,以及美國在中東地區的最終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