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與伊朗之間的衝突急劇升溫,導致伊朗首都德黑蘭籠罩在一片恐慌之中。隨著局勢的惡化,大量民眾紛紛駕車湧上高速公路,試圖逃離這座城市,造成交通嚴重壅塞,許多人回報平常只需數小時的車程,如今卻動彈不得。這場危機不僅影響了當地居民,也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各國紛紛採取行動協助本國公民撤離。
撤離潮湧現 高速公路成煉獄
以色列軍方在六月十六日向德黑蘭部分地區發布了撤離通知,這項警告迅速在當地引發恐慌。據社群媒體上的影片顯示,德黑蘭的主要聯外道路上充斥著長長的車龍,車輛幾乎紋絲不動。許多民眾不顧深夜,急於在衝突進一步升級前離開首都。有報導指出,卡拉季-恰盧斯公路,這條通往伊朗北部山區的主要幹道,出現了嚴重的交通堵塞,車輛大排長龍綿延數公里。有民眾表示,原本預計四小時的車程,卻因為塞車而需要花費十一個小時以上。這種狀況讓許多計畫撤離的民眾感到無助與焦慮。
除了交通壅塞之外,加油站也擠滿了需要補充燃油的車輛,顯示出民眾逃離的決心。據悉,部分地區的民宿和婚宴場所也向流離失所的民眾提供免費或大幅折扣的住宿,但仍難以消化龐大的疏散人潮。
國際社會的介入與呼籲
面對日趨嚴峻的局勢,美國總統川普在六月十六日於社群媒體上發文,呼籲所有德黑蘭市民立即撤離首都,並罕見地提前結束在加拿大的七大工業國(G7)峰會返回美國。此舉引發外界猜測美國可能採取軍事行動,或以色列將加強空襲力道。儘管白宮否認了美國攻擊伊朗的說法,但美國防長證實已下令增派軍力進駐中東以應對局勢。
此外,中國外交部也表示高度關切,並啟動了領事保護應急機制,要求伊朗和以色列切實保障中國公民和機構的安全,並積極協助中國公民撤離。目前已有部分中國公民安全撤離至周邊國家,中國駐伊朗和以色列的使領館正全力協調後續的撤僑工作。印度外交部也發出聲明,建議在德黑蘭的印度公民盡快撤離,並已安排部分印度學生經由亞美尼亞撤離。
伊朗官方的回應與民眾的焦慮
面對大規模的撤離潮,伊朗當局一方面敦促民眾不要任意遷徙,另一方面也試圖控制資訊的傳播,將以色列發布的撤離通知定調為「心理戰」的一環。然而,這種做法並未完全平息民眾的焦慮,反而引發了一些政府官員對資訊封鎖手段的批評。有官員表示,網路通訊受限並非其部門所能決定,暗示安全單位在其中扮演了關鍵角色。
在民間,民眾的擔憂日益加劇。許多人接到親友的關切電話,更加劇了逃離的緊迫感。即使處於深夜,人們也急於離開家園,尋找更安全的地方。對於那些不懂當地語言或缺乏資訊管道的中國公民來說,這種混亂的局勢更增添了他們的無助感。
衝突的陰影與未來的不確定性
以色列對伊朗的軍事行動似乎並未停歇,以軍聲稱已掌控德黑蘭領空,並擊斃了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的高級情報官員。這一切都預示著衝突將會持續,甚至可能擴大。在此背景下,德黑蘭的民眾生活在高度警戒之中,部分地區被軍警封鎖,機場航班也出現延誤或取消。
這場由以伊衝突引發的撤離潮,不僅暴露了區域緊張局勢的嚴峻性,也再次凸顯了戰爭對平民百姓造成的巨大影響。高速公路上綿延的車龍,不僅是交通的癱瘓,更是無數家庭在戰火陰影下對安全和未來的無盡擔憂。隨著局勢的發展,後續的影響以及國際社會的介入程度,都將是外界持續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