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正宇倫敦論香港英國共創經濟轉型新機遇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近年來積極拓展全球合作網絡,並持續推動經濟轉型與創新。2025年6月,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訪問英國倫敦,與當地金融官員、商界領袖會面,並見證香港金融發展局與英國金融城協會簽署諒解備忘錄。此行不僅展示了香港拓展國際合作的決心,更強調了兩地在經濟轉型過程中可實現優勢互補、共同促進增長[1][2][3]。

香港與英國的戰略合作背景

許正宇此次訪英行程正值全球經濟格局加速變革之際。面對地緣政治變化及科技飛躍發展的雙重驅動,香港和英國均面臨產業升級、綠色轉型等挑戰與機遇。許正宇在倫敦出席英國香港工商協會午餐會時指出,兩地擁有共同的願景——追求創新和可持續發展[5]。他強調,透過深化合作、優勢互補,雙方可在新時代下攜手推動經濟增長。

三大主柱:推動金融價值鏈多元化

許正宇在演講中明確提出香港未來發展的三大主柱:第一是拓展涵蓋股票、固定收益、貨幣及大宗商品的金融價值鏈;第二是擁抱金融科技和綠色金融;第三是為中國和國際企業創造更多發展機會[3][4]。這三大方向不僅體現了香港作為國際樞紐的戰略定位,也為區域乃至全球市場提供了穩健且多元化的平台。

以大宗商品交易為例,今年一月起香港獲納入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全球倉庫網絡。這一舉措不僅強化了本地的大宗商品基礎設施建設能力[3],也為英國企業進入亞洲市場提供了重要門戶。同時,「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基建投資需求旺盛,「港英聯動」有助於提升雙方在全球供應鏈中的話語權。

資本市場蓬勃向好 助力科技行業對接

許正宇特別提到:「在地緣政治和內地科技飛躍的驅動下,香港資本市場蓬勃向好。」他指出這將為包括英國投資者在內的全球投資者提供進入亞洲新興產業的機會[2][3]。借助流動性高且監管穩健的平台環境,「港英聯動」能讓更多資金流入亞洲快速成長的高端製造業、生物醫藥以及數碼資產等領域。

事實上近年來不少跨國公司選擇在香港設立區域總部或研發中心以輻射整個亞太區;而隨著粵港澳大灣區規劃深入推進以及「十四五」規劃對創科產業的重視程度提升,「港深融合」、「產學研協同創新」已成為新常態——這些都進一步增強了本港吸引外資尤其是歐洲資本的能力。

綠色轉型與數碼資產前沿探索

除了傳統領域外,“擁抱綠色”亦成為本次交流重點之一。“碳中和”、“ESG(環境社會治理)”理念日益普及背景下,“綠債發行”、“碳交易試點”等項目正在本港落地生根——例如去年底特區政府成功發行首批零售綠債券獲得超額認購逾三倍以上反應熱烈可見一斑!

此外,“數碼資產變革”同樣備受關注!隨著Web3.0時代到來、“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VASP)”牌照制度逐步完善、“央行數字貨幣跨境支付試驗項目啟動”,本港已站在全球數位化浪潮最前沿!而倫敦同樣具備強大FinTech生態圈基礎──雙方未來有望通過技術標準制定/數據互通/人才培養等方面展開深度協作!

總結而言, 此次訪問充分展現出特區政府積極融入世界舞台並主動把握機遇之姿態! 無論從傳統大宗商品貿易到現代高科技產業, 還是從實體經濟到虛擬世界, 「優勢互補」、「共贏共榮」始終貫穿其中!

展望未來: 「後疫情時代+逆全球化思潮抬頭+氣候危機加劇+AI革命爆發……」多重因素交織下, 「開放包容」、「靈活應變」、「創新引領」將繼續成為「東方明珠」核心競爭力所在! 只要堅持正確方向並善用自身特色資源稟賦(如法治精神/自由開放營商環境), 相信無論面對何種挑戰都能化危爲機再創輝煌!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 “諒解備忘錄簽署儀式”象徵著兩地官方層面正式建立長期穩定夥伴關係; “午餐會致辭內容精準傳遞政策信號”; “現場互動氣氛熱絡反映各界期待值高漲”——所有這些細節都預示著「香江故事精彩篇章仍將延續下去!」

資料來源:

[1] www.news.gov.hk

[2] inews.hket.com

[3] www.info.gov.hk

[4] today.line.me

[5] www.finet.hk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