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日益加快,促進港澳兩地居民的交流與便利出行成為關鍵議題。為此,澳門虹膜通關系統將於2025年6月11日中午12時正式拓展至已登記使用自助過關的香港永久居民,這項舉措旨在進一步提升通關的效率及便利性。虹膜通關系統作為一項先進的生物識別技術,不僅簡化通關程序,更在防疫安全及使用體驗方面帶來顯著優勢。本文將詳細探討虹膜通關系統的應用優勢、技術背景及未來展望,以期全面理解此系統在促進港澳交流中的重要角色。
虹膜通關系統的首要優勢在於其非接觸式的身份識別方式。與傳統刷證或指紋識別相比,虹膜識別能在1至2秒內快速完成身份確認,極大提升通關速度[1]。此一特點不僅節省旅客等待時間,同時在疫情防控下展現了其獨特價值,如避免手部接觸共用設備,降低病菌傳播風險,保障旅客與工作人員的健康安全。這種無接觸、快速且精確的識別技術,反映出現代通關體系對高效與衛生並重的需求。
在實際應用層面,虹膜通關系統已經在澳門多個主要口岸部署,包括關閘、港珠澳大橋、氹仔客運碼頭、外港碼頭、內港碼頭與機場等共六大主要通關地點,共設置了81條虹膜自助通道[1]。其中,71條配備第二代檢測設備,新增面相追蹤功能,提升識別精準度與安全性,並且擴大設備屏幕及完善語音提示,全面提升使用者體驗。不僅如此,虹膜系統的設施升級還反映出澳門致力於引進先進技術、優化公共服務的決心,為港澳居民以及訪澳旅客打造更流暢的通關環境。
關於使用資格,虹膜通關系統面向年滿11歲且已登記使用澳門自助過關的香港永久居民開放。未滿18歲者需由父母或監護人陪同,在指定出入境事務站完成人工登記,攜帶身份證明及關係證明等[5]。這一安排確保未成年旅客在安全監護下順利完成注冊,也為家庭跨境出行提供了便利。此舉不僅考量到居民的便捷通關需求,更兼顧安全與合規,多方平衡形成完善的管理機制。
大灣區的推動使港澳經貿與文化交流日益頻繁,虹膜通關系統正是順應此趨勢的技術創新成果之一。高效便捷的通關方式促進人員流動的便利,為兩地旅遊、工作及商務往來創造了有利條件。近年來,澳門在公共行政與技術應用方面持續突破,虹膜通關系統的引入展現出澳門政府對於提升整體社會治理能力及公共服務質素的努力,並為其他區域提供了寶貴經驗。
展望未來,隨著虹膜技術及人工智慧等相關技術的不斷進步,虹膜通關系統有望進一步擴大適用對象,涵蓋更多身分群體與場景應用。例如,結合大數據分析及多模態生物識別技術,有可能實現更為智能化及安全的通關體驗。此外,透過與大灣區內其他城市建立互認機制,將使跨境流動更加順暢,促進區域深度融合與聯動發展。
總結來說,澳門於2025年6月拓展虹膜通關系統至香港永久居民,是一項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合作與交流的重要舉措。非接觸式虹膜識別技術帶來的高效率與防疫優勢,結合完善的設施與管理措施,展現出澳門在公共服務技術應用上的領先水平。隨著技術日益成熟,虹膜通關系統將成為港澳兩地交流合作的有力保障,並為其他地區的智能通關提供範例,推動跨境合作邁向更高水平。
資料來源:
[1] www.hk01.com
[2] www.singtao.ca
[4] www.gov.mo
[5] news.rthk.hk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