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軍空襲加沙60死 聯合國揭糧食掠奪風波

加沙的哭泣:戰火下的絕望與飢餓

戰火無情,飢餓蔓延,加沙地帶正經歷著一場前所未有的雙重危機。以色列軍隊的持續襲擊與當地日趨嚴峻的人道狀況交織,織就了一幅令人心碎的畫面。在過去的24小時內,死亡數字再次攀升,而聯合國的運糧車隊,本應是帶來希望的載體,卻成了絕望饑民攔截的目標。這不僅僅是冰冷的統計數字,更是無數破碎的家庭和無助的靈魂在吶喊。

戰火未歇,生命凋零

根據以色列國防軍的報告,在過去的24小時內,他們對加沙地帶的數十個目標進行了空襲,包括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使用的基礎設施。這些襲擊造成了60人死亡、數十人受傷。 巴勒斯坦衛生部門也證實了這一數字,並指出這其中包括婦女和兒童。 另有報導提到,在加沙城薩布拉街區的一次無人機襲擊中,一名參與製造武器的哈馬斯武裝人員喪生。

然而,死亡數字的背後,是無數家庭的破碎。 自2023年10月7日衝突爆發以來,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已造成數以萬計的人員傷亡。 這些數字冰冷而沉重,每一個數字都代表著一個生命的逝去,一個家庭的悲劇。聯合國秘書長曾譴責以色列在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造成大量平民傷亡,並敦促衝突各方遵守國際人道法,保護平民。 歐盟也嚴厲批評以色列的軍事行動,認為過度使用武力、造成平民傷亡的行為“難以容忍”,並警告持續打擊民用基礎設施是“不可接受”的。

飢餓之困,人性掙扎

除了戰火,加沙地帶的人民正遭受著嚴重的飢餓威脅。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FP)表示,近期有77輛載有援助物資的貨車進入加沙,但在抵達目的地之前被飢餓的民眾攔截,糧食遭到搶劫。 這些貨車大部分載運的是麵粉,在加沙南部汗尤尼斯等地,絕望的民眾用臨時路障攔下聯合國貨車,成千上萬的人蜂擁而上,搶走車上的物資。 有的民眾將麵粉袋扛在肩上或頭上,甚至有人動用鏟車來搬運貨物。

這種令人痛心的景象,反映了加沙地帶嚴峻的人道主義危機。長達數月的封鎖和空襲,使得超過200萬人口的加沙地帶陷入物資匱乏、食品短缺的困境,絕大多數家庭面臨飢餓的威脅。 儘管近期以色列稍微放鬆了限制,允許少量援助物資進入,但聯合國和其他援助機構認為,這些物資遠遠無法滿足當地巨大的需求。 世界糧食計劃署表示,恐懼和焦慮正在加沙蔓延,必須迅速向社區提供大量食品,以緩解飢餓帶來的恐慌,並重建人們對援助的信任。

人道救援的困境

聯合國在加沙的援助工作面臨重重困難。除了饑民的攔截,援助物資的運送也受到限制。聯合國方面指出,以色列在放行援助物資方面層層設限,例如不准運送即食食品,且物資需要通過繁瑣的檢查流程。 即使援助物資進入加沙,也可能難以安全送達。曾有運抵倉庫的醫療物資遭到武裝人員洗劫。

為了應對援助運送的挑戰,聯合國曾考慮另尋運送途徑。 美國也在加沙海岸建立了臨時浮動碼頭,旨在加強緊急援助的提供。 然而,援助工作者普遍認為,只有透過陸路邊境運送物資,才能確保所需規模的援助到達加沙。

人道危機的深層原因

加沙面臨的人道危機,根源於持續的衝突和封鎖。以色列對加沙的軍事行動,雖然以色列軍方聲稱是針對哈馬斯的基礎設施和武裝人員,並表示已採取預防措施避免平民傷亡,但現實是大量平民在衝突中喪生。 同時,長期的封鎖限制了基本生活物資的進入,導致了嚴重的飢餓和物資短缺。

聯合國和其他人道組織不斷呼籲立即停火,確保人道援助的暢通無阻。他們強調,以飢餓作為戰爭手段違反國際法,構成戰爭罪。 在這場危機中,最脆弱的群體是兒童,他們面臨著嚴重的飢荒威脅。

未來之路:尋求解方

加沙的困境,需要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來解決。除了緊急提供人道援助,更重要的是尋求政治解決方案,實現永久停火,結束衝突。國際社會必須向衝突各方施壓,確保人道援助能夠安全、順利地送達有需要的人們手中。同時,也需要為加沙的重建和發展提供支持,讓當地人民能夠擺脫戰爭和飢餓的陰影,重拾生活的希望。

加沙的哭泣,是人道危機的縮影,也是對國際社會良知的拷問。只有真正結束衝突,解除封鎖,才能讓加沙人民擺脫苦難,迎來和平與尊嚴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