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暴來襲:新思科技在華銷售急凍與財測迷霧
晶片設計的基石,電子設計自動化(EDA)軟體,向來是半導體產業鏈中最關鍵但也最少為人所知的環節。想像一下,如果沒有精密的設計工具,再厲害的工程師也無法將複雜的電路圖轉化為實際的晶片。而新思科技(Synopsys),正是這個領域的全球領頭羊之一。然而,近期一則震撼彈劃破了半導體產業的平靜:新思科技宣佈暫停在中國的銷售與服務,並撤回了本財年的財務預測。這不僅是企業自身的重大變動,更是中美科技角力下,產業鏈所面臨的嚴峻挑戰的縮影。
美國政府的新出口限制,像一道無形的牆,正在重塑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版圖。這次針對EDA工具的管制升級,直接點名了包括新思科技在內的三大主要供應商。新思科技收到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的信函後,迅速做出了回應,內部信件流出顯示,公司已告知在中國的員工停止服務與銷售,並停止接受新訂單。 這項決定自2025年5月29日起生效,影響範圍之廣,涵蓋了所有在中國的客戶,甚至包括全球客戶在中國的員工以及位於世界各地的中國軍方用戶。 同時,中國客戶存取其技術支援平台SolvNetPlus的權限也已被禁用。
這一連串的行動,無疑給新思科技在中國的業務帶來了巨大的不確定性。公司不得不因此暫停發布本財年第三季度及全年的財務預測。 儘管新思科技表示正在評估新限制對業務、營運結果和財務狀況的潛在影響,但市場的反應已經顯現,股價在消息傳出後下跌。
新思科技的困境,折射出更深層次的產業震盪。
禁令之下的連鎖效應
新思科技的暫停銷售,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無疑是一記重擊。 EDA軟體是晶片設計的「基石」,從晶片的概念發想到最終的製造,都離不開這些工具的支援。 新思科技與其他幾家主要供應商,在全球EDA市場佔據主導地位,在中國市場的份額更是超過七成。 這意味著許多中國晶片設計公司,包括燦芯半導體和芯原微電子等,以及外資在華企業,都將面臨設計工具的斷供或更新受阻的問題。
這次禁令的影響範圍不僅限於先進製程,根據初步解讀,新限制廣泛禁止了新思科技產品和服務在中國的銷售,這可能意味著實際上禁止在中國開展業務。 特別是針對中國軍方的用戶,無論其身在何處,都被明確排除在服務對象之外,這將對相關領域的技術發展造成直接衝擊。
對於新思科技而言,中國市場佔其全球營收約10%至12%。 雖然這一比例並非絕大多數,但中國市場一直是半導體產業成長最快的區域之一。 暫停在華業務,無疑會對其營收和未來的成長潛力造成影響。公司撤回財測,也正是對這種不確定性最直接的反映。
尋找迷霧中的方向:企業的應對與產業的未來
面對突如其來的限制,新思科技正在積極應對。公司已成立專項工作組,與美國商務部溝通,以釐清新規的具體細節和影響。 在獲得進一步解釋後,他們將更新應對策略。 在此期間,暫停銷售和停止接受新訂單成為確保合規性的必要措施。
對於中國半導體產業而言,這既是挑戰,也是機遇。EDA工具的斷供,無疑會加速中國本土EDA企業的發展步伐。華大九天、概倫電子等本土企業,或將迎來加速替代的黃金窗口期。 然而,EDA軟體的開發需要長期的技術積累和龐大的資金投入,短期內完全替代國際巨頭的產品仍然存在難度。
更廣泛地看,新思科技事件是中美科技競爭白熱化的最新例證。美國政府通過出口管制,試圖限制中國在半導體等關鍵技術領域的發展,而中國則在大力推動本土供應鏈的建設。這種地緣政治因素對全球產業鏈的影響日益顯著,企業在全球範圍內的營運都將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和風險。
回望與前瞻
新思科技在中國的業務暫停和撤回財測,就像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讓人們再次感受到全球半導體產業的脆弱與敏感。這不僅是一家企業的困境,更是整個產業鏈在全球政治經濟變局中所面臨的挑戰。在迷霧尚未散去之際,企業需要更強的韌性來應對不確定性,而產業則需要思考如何在割裂的風險中尋找新的平衡與合作模式。這場風暴過後,全球半導體產業的格局或許將迎來更為深刻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