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野公園設施疏漏多 申訴專員將介入調查

漫步山林,本應是洗滌心靈、親近自然的樂事。然而,當你興致勃勃地走入香港的郊野公園,卻發現眼前的景象與期待有所落差:破損的指示牌讓你迷失方向,步道上的積水無處可避,更令人沮喪的是,休憩點的桌椅搖搖欲墜,而急需使用的洗手間卻是環境惡劣、臭氣熏天。這些煞風景的瞬間,無疑會讓原本愉快的郊遊體驗大打折扣。

近年來,特區政府積極推廣綠色旅遊,高喊「無處不旅遊」、「香港處處是旅遊」的口號,希望吸引更多本地及外地遊客探索香港的自然美景。龍脊等行山徑甚至獲得國際媒體的讚譽。然而,推廣的熱情,似乎並未完全轉化為對郊野公園基礎配套設施的細緻呵護。坊間不時傳來關於郊區旅遊配套設施管理和維修欠佳的抱怨,包括廁所不足、衛生環境惡劣、資訊發布混亂等問題。

面對這些廣泛的關注和持續的申訴,申訴專員陳積志於今日(五月二十九日)宣布展開主動調查行動,深入審研相關部門在郊區旅遊配套設施管理上的工作。這項調查的目標,正是希望能找出問題癥結,並提出改善建議,以期更好地落實「香港處處是旅遊」的願景。

問題浮現:被忽略的角落

申訴專員公署在決定展開主動調查前,已經留意到多方面反映的問題。這些問題涵蓋了郊野公園遊客體驗的方方面面,從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到資訊獲取的便利性,再到設施的安全與功能。

首先是「方便」的問題。郊野公園內的廁所是遊客最常使用的設施之一,然而關於廁所不足及衛生環境欠佳的投訴卻屢見不鮮。想像一下,在遠足過程中急需使用洗手間,卻發現最近的設施要麼距離遙遠,要麼內部環境令人卻步,這無疑會對遊興造成嚴重影響。尤其在節假日期間,人潮湧入,廁所問題更是被放大,出現大排長龍甚至「垃圾山」的情況。

其次是資訊的不足與混亂。對於不熟悉路況的遊客來說,清晰、準確的資訊是安全郊遊的關鍵。然而,交通路線、廁所位置、加水站等重要資訊,往往分散在不同的渠道,更新不及時,甚至存在錯誤。這不僅增加了遊客規劃行程的難度,也可能在緊急情況下延誤求助。

設施的損壞和失修也是一大隱憂。颱風、暴雨或山泥傾瀉等自然災害過後,部分行山徑可能會受損,出現塌樹或路面破損。公署留意到,有些損毀數月仍未修復和清理,對遠足人士構成潛在危險。此外,避雨亭維修工程延誤、遊客中心宣傳不足等問題也時有發生,這些看似細枝末節的問題,累計起來卻嚴重影響了郊遊的品質和安全。

層層追蹤:管理與維護的挑戰

郊野公園及其配套設施的管理和維修工作,主要由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負責。然而,土木工程拓展署及民政事務總署等其他部門也可能參與其中。這種涉及多個部門的分工模式,可能會帶來協調和溝通上的挑戰。申訴專員的調查,預計將深入審研不同部門之間在相關設施管理及維修上的分工及協調情況。

管理維護工作的欠善,可能源於多方面的因素。首先,資源的限制是一個現實的問題。郊野公園範圍廣闊,設施眾多且分散,日常的巡查、清潔和維修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財力投入。如果相關部門的預算和人手不足,很難確保所有設施都能得到及時和妥善的維護。

其次,資訊發布和更新的機制可能存在問題。郊野公園的環境會隨著天氣和季節變化,設施狀況也可能隨時改變。如果沒有一套高效的資訊收集、整理和發布系統,遊客很難獲得最新的路況和設施資訊。特別是針對遠足人士安全方面的資訊,如惡劣天氣下的風險提示、緊急求助方法等,其發布的及時性和清晰度至關重要。

此外,維修工程的進度緩慢也是公眾關注的焦點。無論是小型設施的修補,還是大型結構的維護,延誤都可能導致設施長期處於不良狀態,影響使用甚至造成安全隱患。申訴專員的調查將審視維修工程的安排和流程,探討是否存在官僚程序繁瑣、部門協調不暢或承辦商表現欠佳等問題。

申訴專員的角色:為民請命,尋求改善

申訴專員公署作為一個獨立的監察機構,其主動調查權力的運用,體現了對公眾利益的重視。透過主動調查,公署可以在沒有特定投訴人的情況下,對涉及公共行政的普遍性問題進行深入檢視,找出制度上的缺陷和管理上的疏漏。

此次針對郊野公園配套設施的調查,正是基於公眾的普遍反映和媒體的相關報道而展開。申訴專員陳積志明確表示,完善的郊區旅遊配套設施管理,不僅關係到遠足及郊遊人士的安全,更能提升市民及旅客的郊遊體驗,對於增加香港作為綠色旅遊熱點的吸引力至關重要. 調查將不僅僅是揭示問題,更重要的是提出適切的改善建議。這些建議可能涉及調整部門職責、優化資源分配、改進維修流程、建立更有效的資訊發布平台,甚至推動跨部門的協作機制。

對未來的期許:讓自然之美觸手可及

申訴專員的這項主動調查,為改善香港郊野公園的配套設施帶來了希望。一個運行良好、維護得當的郊野公園系統,是提升市民生活品質和推動旅遊業發展的基石。當我們踏入郊野,看到的是整潔的環境、完善的設施和清晰的指引,自然會感到更加安心和愉悅。這不僅能吸引更多本地市民走向戶外,也有助於吸引熱愛大自然的國際遊客。

希望申訴專員的調查能夠全面而深入,準確地找出郊野公園配套設施管理維修欠善的深層次原因。更重要的是,相關部門應認真對待調查結果和提出的建議,積極落實改進措施,將「無處不旅遊」、「香港處處是旅遊」的理念,真正體現在每一個細節之中。讓香港的自然之美,不再被破損的設施和混亂的管理所遮蔽,而是以其最真實、最美好的姿態展現給所有人。這需要政府部門的努力,也需要每一位郊野使用者的愛護和配合。畢竟,維護美好的自然環境和設施,是我們共同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