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惠湯文亮熱銷赤柱灘道豪宅 六年價漲4%至5.2億

樓市風雲再起:紀惠湯文亮「減磅」策略下的赤柱灘道8號豪宅

近年來,香港樓市的波動牽動著無數人的心弦。在這片瞬息萬變的市場中,一些資深投資者的動向往往具有風向標意義。紀惠集團及其行政總裁湯文亮先生的「減磅」策略,近期引起了廣泛關注,特別是其旗下位於南區赤柱灘道8號的豪宅項目,以5.2億港元意向價再度進入市場,較六年前的買入價僅微升4%。這宗交易的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市場訊號?又折射出當下香港豪宅市場的哪些微妙變化?

審時度勢:資深投資者的市場哲學

紀惠集團及湯文亮先生作為香港地產市場的資深參與者,其一舉一動都備受矚目。近期,紀惠集團採取了一系列「減磅」行動,頻頻放售旗下物業,涵蓋商廈、地舖及豪宅等多個類型。湯文亮先生曾公開表示,「做生意,梗係有買有賣」,強調「減磅」是為了減債,屬於正常的公司運作。這種務實的市場哲學,在當前充滿不確定性的經濟環境下,顯得尤為重要。與其堅守高位等待市場回升,不如靈活調整策略,透過出售部分資產來優化財務結構,這或許是其應對市場變化的智慧所在。儘管部分物業的出售價格較買入時有所折讓,例如跑馬地景光街地舖的交易,就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帳面貶值,但對於一個擁有龐大資產組合的集團而言,這可能是整體策略考量的一部分。

赤柱灘道8號:豪宅市場的溫度計

此次重新放售的赤柱灘道8號項目,位於香港南區的傳統豪宅地段赤柱,環境清幽,享有海灘景致,一直以來都是高端買家青睞的目標。據悉,該物業包含3幢3層高的低密度住宅,共有9個單位及10個車位,地盤面積約26,600平方呎,現有實用面積約18,852平方呎。此次以5.2億港元意向價出售,與六年前的買入價相比,僅錄得約4%的升幅。這微薄的漲幅,在過去六年香港樓市經歷過高低起伏的背景下,顯得有些出人意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下豪宅市場面臨的挑戰。

六年光景:4%漲幅的市場解讀

六年的時間,足以讓市場發生許多變化。回顧過去幾年,香港樓市雖然經歷過疫情等因素的衝擊,但在某些時期,高端豪宅市場仍然展現出一定的韌性。然而,全球經濟下行、加息周期、以及本地經濟前景不明朗等因素,都對豪宅市場構成了壓力。赤柱灘道8號此次僅錄得4%的升幅,可能原因包括:

首先,市場觀望情緒濃厚。在當前複雜的市場環境下,許多潛在買家採取觀望態度,入市決策更為謹慎。這導致豪宅的流通性下降,業主可能需要調整價格預期以吸引買家。

其次,高端物業供應增加。近年來,南區及其他傳統豪宅區域也有新的供應進入市場,增加了買家的選擇,對現有放盤構成競爭壓力。

第三,重建潛力與現狀價值。赤柱灘道8號具備一定的重建潛力,最大可重建面積達19,950平方呎。然而,意向價5.2億港元是基於物業現狀(部份交吉及部份連租約)提出的。重建涉及額外的時間、成本和不確定性,這可能影響買家對現狀物業的估值。相比近期南區其他豪宅的成交呎價,例如One Stanely、薄扶林道138號及Mount POKFULAM等,呎價約在4.8萬至49,415元之間,赤柱灘道8號的意向價是否具備吸引力,將取決於買家對其未來重建或現狀持有的價值判斷。

第四,紀惠集團的「減磅」策略。正如湯文亮先生所言,集團正在進行「減磅」以減債。這意味著在定價方面,集團可能更傾向於促成交易,而非堅守最高價格。在需要快速回籠資金的情況下,微薄的漲幅甚至是折讓,都可能是可以接受的結果。

市場前瞻:豪宅「減磅潮」的啟示

紀惠集團此次放售赤柱灘道8號,以及近期其他資深投資者和發展商頻頻調整資產組合的現象,或許預示著香港豪宅市場正在經歷一個「減磅潮」。這波趨勢的出現,可能帶來以下幾點啟示:

首先,市場風險意識提升。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市場環境下,資產變現能力成為重要的考量。適時「減磅」,降低負債比例,是規避風險、保持財務靈活性的有效手段。

其次,價格調整成為常態。過去那種「有樓必升」的時代或許已經過去。在供求關係變化、經濟環境承壓的背景下,價格調整成為促進交易的必要手段。

第三,價值判斷的多元化。對於高端物業,買家的價值判斷不再僅僅基於地段和景觀,重建潛力、租金回報、持有成本以及未來的市場前景等因素,都將納入考量。

第四,市場結構的變化。隨著資深投資者的資產組合調整,市場上的物業供給和需求結構也可能發生變化,為新的投資者和發展商帶來機會。

結語:在不確定中尋找確定

赤柱灘道8號的這宗潛在交易,如同當下香港豪宅市場的一個縮影。它不僅僅是一次物業的買賣,更是資深投資者在複雜市場環境下,審時度勢、調整策略的生動案例。微薄的4%漲幅,雖然未能展現出過往豪宅市場的凌厲升勢,卻也真實反映了當下市場的溫度與情緒。對於普通讀者而言,從中可以學到的是,在投資決策中,風險管理和靈活應變同樣重要。未來的香港樓市,或許仍將充滿挑戰與機遇,而如何在不確定中尋找確定,將是每一個市場參與者需要深思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