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台灣壽險業面臨著多重挑戰,尤其是新台幣兌美元匯率的暴力升值對其海外投資造成了顯著的匯損,這不僅影響了壽險公司的獲利,也對其資本適足率(RBC)造成了壓力。為此,金管會主委彭金隆表示,若壽險業在6月底的財報中未能達到200%的法定資本適足率標準,將會給予一次緩衝機會。這一系列的措施與政策變動,對於壽險業在2026年接軌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TW-ICS)和國際會計準則(IFRS 17)具有重要意義。
壽險業面臨的挑戰
匯率波動對壽險業的影響
近期,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出現了暴力升值,導致壽險業在海外投資上遭受了顯著的匯損。這種匯損不僅影響了壽險公司的財務狀況,也對其資本適足率(RBC)造成了壓力。根據彭金隆的說法,金管會理解這種情況,並將視6月底的RBC情況給予適當的緩衝機會[2][3]。
15年過渡措施的重要性
為了幫助壽險業順利接軌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TW-ICS)和國際會計準則(IFRS 17),金管會提供了15年的過渡措施。這一措施允許壽險公司在2026年至2040年間,以比較寬鬆的方式計算ICS,但會逐年趨緊[2]。這樣的過渡措施對於壽險業來說至關重要,因為它們需要時間來調整資產配置,以滿足新的資本標準。
政策與監管的調整
金管會的寬容政策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表示,監理官不是僵固的,若6月底財報的資本適足率未達標,會再給一次機會[2]。這一政策反映了金管會對壽險業面臨的挑戰有所理解,並願意提供必要的支持。保險局長王麗惠也證實,目前已有一些規劃,等內容成熟後會對外界報告[2][3]。
逆周期監管的意義
在逆周期監管方面,金融監管機構已經開始關注資本端、負債端和資產端的監管政策。這些政策旨在強化資產負債統籌聯動,保持資本充足和穩健[4]。對於壽險業來說,這意味著需要在資本補充和風險管理上進行更多的努力,以確保其長期的清償能力。
2026年接軌新制度的挑戰與機遇
接軌新制度的前景
2026年,壽險業將正式接軌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TW-ICS)和國際會計準則(IFRS 17)。這一接軌將取代現有的RBC制度,對壽險業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挑戰在於需要調整資產配置以滿足新的資本標準,而機遇在於可以更好地提升其清償能力和國際競爭力[1][2]。
未來展望
在未來,壽險業需要繼續適應匯率波動和監管政策的變化。金管會的寬容政策和過渡措施將有助於壽險業在這一過程中順利過渡。同時,壽險業也需要加強資本管理和風險控制,以確保其長期的可持續發展。
總之,彭金隆表示將視6月底RBC情況給予壽險業一次緩衝機會,這反映了金管會對壽險業面臨的挑戰有所理解,並願意提供必要的支持。這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對於壽險業在2026年接軌新制度具有重要意義,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未來,壽險業需要繼續適應變化,並加強資本管理和風險控制,以確保其長期的可持續發展。
資料來源:
[1] money.udn.com
[2] www.nownews.com
[3] news.cnyes.com
[5] udn.com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