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不到的戀人絮語,勾不回的黃金歲月? myTV SUPER「限時」策略為何失靈
近期,一股屬於「程亮」與「常在心」、「管家仔」與「于素秋」的集體回憶旋風,在香港網絡世界捲土重來。這對經典CP——林峯與鍾嘉欣,因為在演唱會上的驚喜合體,瞬間引爆了觀眾深埋心中對《溏心風暴》及《溏心風暴之家好月圓》的懷念。電視台看準時機,旗下串流平台myTV SUPER順勢推出「限時免費」重溫兩套劇集的策略,原以為能藉著這波熱潮,成功抓住觀眾目光,沒想到卻意外引發一陣不滿的漣漪。這究竟是哪裡出了錯?
短暫的甜蜜負荷:七日之期太匆忙
myTV SUPER的如意算盤,是想趁著林峯和鍾嘉欣的CP討論度飆升之際,提供一個平台讓觀眾重溫這份經典。然而,問題恰恰就出在這個「限時」的設定上。根據公佈的方案,觀眾可以免費觀看《溏心風暴》和《溏心風暴之家好月圓》這兩部劇集,但期限只有短短七天。
表面上看,免費是一個吸引人的賣點,但當我們看看劇集的「分量」,就能明白觀眾為何會感到不滿。《溏心風暴》共有40集,而《溏心風暴之家好月圓》亦有40集,兩部加起來總共80集。 在只有七天的免費觀看時間裡,要追完這80集劇集,平均每天需要觀看超過11集。對於大部分需要工作、學習或有其他日常安排的觀眾而言,這幾乎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網路上出現了許多抱怨的聲音,質疑這個時長根本不足夠,認為電視台的誠意欠奉,甚至有人開玩笑說只有無業人士或使用倍速播放才有可能看完。 這種「限時」的設定,讓原本應該是輕鬆懷舊的體驗,變成了一場與時間賽跑的壓力挑戰,自然難以引發共鳴,反而招致反感。
未能圓滿的遺珠之憾:CP熱潮下的陳年舊怨
除了限時太短的問題,這次的不滿聲浪中,也夾雜著觀眾對電視台多年來的一些陳年舊怨。許多網民藉此機會,再次表達了對林峯和鍾嘉欣未能獲得視帝視后獎項的遺憾與不平。 在他們合作的多部劇集中,林峯和鍾嘉欣的表現都受到觀眾的肯定和喜愛,兩人的CP更是深入民心,然而在萬千星輝頒獎典禮上,他們卻屢次與最高榮譽擦肩而過。
因此,當myTV SUPER在林峯和鍾嘉欣CP熱度高漲時推出免費重溫的活動,部分網民認為這是一種「抽水」的行為,意在利用演員和劇集的昔日輝煌來增加平台的點擊率和關注度,卻忽略了觀眾多年來為他們未能獲獎而抱持的遺憾。 這種情緒的積累,使得這次原本應是回饋觀眾的活動,意外觸發了觀眾對電視台在獎項評選及藝人待遇等方面的不滿,讓單純的「限時免費」變得不單純。
策略的雙刃劍:消費情懷的反噬
myTV SUPER這次的行銷策略,無疑是想搭上林峯和鍾嘉欣的CP熱潮這班順風車。透過提供免費重溫,吸引目標觀眾,增加平台流量,並喚醒用戶對舊劇的興趣。然而,過於短暫的免費期限,以及觀眾積累已久的不滿情緒,使得這項策略產生了反效果。
從商業角度來看,限時免費是串流平台常見的推廣手法,旨在吸引新用戶或促使現有用戶活躍。然而,時長的設定需要充分考慮內容的體量和觀眾的觀看習慣。對於像《溏心風暴》這樣集數較多的經典劇集,七天時間顯然過於倉促,未能提供足夠的彈性讓觀眾真正享受重溫的過程。
更重要的是,這次事件提醒了內容提供者,觀眾的情懷是一把雙刃劍。成功的懷舊營銷能有效拉近與觀眾的距離,激發他們的觀看慾望。但如果操作不當,例如 perceived as merely capitalizing on sentiment without genuine consideration for the audience’s viewing experience or addressing long-standing grievances,則可能引發反彈,讓原本的好意變成觀眾宣洩不滿的出口。
總結:溫度與速度的權衡
myTV SUPER這次因限時免費重溫《溏心風暴》系列而引起的不滿,核心問題在於對觀眾觀看習慣的誤判以及未能充分考慮觀眾的情緒。將80集劇集壓縮在七天內免費觀看,忽略了大多數觀眾的日常生活限制,使得「免費」的吸引力大打折扣,甚至演變成一種負擔。同時,事件也折射出觀眾對電視台在藝人評價和獎項機制等方面積壓的不滿,藉由這次機會一併爆發。
未來的影視平台在進行類似的推廣活動時,或許需要更細緻地考量觀眾的需求和感受。提供與內容體量相匹配的免費觀看時長,展現更多的誠意;同時,正視觀眾的情緒和意見,才能真正贏得觀眾的心,讓經典劇集的魅力在新的平台得以延續,而非成為引發爭議的導火線。在追求行銷的速度時,別忘了保留一份對觀眾情懷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