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似乎總是不缺戲劇性,特別是當鎂光燈下的媒體機構,自身也成了新聞的主角時。網媒Channel C近期的一系列風波,從老闆涉嫌詐騙被捕,到公司停運,再到債權人啟動接管程序,每一步都牽動著公眾的目光。然而,在這紛亂的局面中,最令人費解也最引人入勝的,莫過於接管人聲稱未能取得帳戶資料甚至可能採取法律行動,而Channel C老闆卻堅稱「非事實」的羅生門。這不僅是一場關於公司控制權的爭奪戰,更是一面鏡子,映照出資訊不透明、權責不清可能引發的信任危機。
風暴眼的混沌真相
一間曾以揭發社會事件、針砭時弊為己任的網媒,如今自身卻深陷迷霧之中。Channel C的母公司「藝園媒體製作有限公司」(Artview Media Production Limited)董事因涉嫌詐騙政府「百分百擔保特惠貸款」而被捕,這無疑是引發後續一連串事件的導火線。 隨後,Channel C的網站及社交平台停止更新,辦公室大門被貼上接管信,種種跡象都顯示公司正經歷劇烈變動。
債權人「JL Investment Capital」委託的接管人已正式介入,並於近期透過律師事務所發出聲明,聲稱至今仍未能實際取得Channel C及其母公司的資產。聲明中特別指出,多次要求母公司唯一股東兼董事、借款擔保人以及Channel C高層交出包括電子郵箱、線上收款平台(如Paypal)及社交帳戶(如Facebook、Instagram)等重要帳戶的密碼,但對方至今仍未按要求提交。 接管人強調,由於缺乏這些關鍵資訊,他們無法掌握Channel C及母公司的實際營運狀況,因此不排除採取進一步的法律行動。
然而,就在這份看似嚴肅的聲明發出後不久,Channel C的老闆陳智行卻對傳媒表示,接管人所述的情況「不是事實」。 他並未否認公司被接管的事實,但聲稱接管人上周已確認接收了除電子郵箱以外的密碼。 這番說法,無疑讓整起事件更加撲朔迷離。
誰在說謊?資訊黑洞的漩渦
接管人與老闆之間對於「是否已取得帳戶資料」的各執一詞,將事件推向了一個資訊黑洞。如果接管人所言屬實,未能取得關鍵帳戶資料意味著他們難以全面評估公司的財務狀況、營運細節乃至潛在的資產,這將嚴重阻礙接管工作的正常進行。這些帳戶中可能包含了會員訂閱、廣告收益、過往的交易記錄等重要資訊,是了解公司真實面貌的基礎。缺乏這些資料,接管人如何履行其職責,最大限度地保障債權人的利益?同時,這也引發了對相關人員是否配合接管、是否意圖隱匿資產的質疑。
但如果老闆陳智行所說才是事實,即接管人已經接收了大部分帳戶密碼,那麼接管人聲明的目的就變得可疑。這會是接管人在施加壓力?還是另有隱情?無論哪種情況,這種公開的矛盾說法,都極大地損害了事件相關方的公信力。
更令人關注的是,Channel C自四月下旬起已停止更新,其員工也面臨被拖欠薪金的問題。 在公司運營停擺、員工權益受損的背景下,這場關於帳戶資料的爭奪,顯然與解決眼前的困境息息相關。接管人的介入,理論上應當為了釐清債務、盤活資產,並在可能的情況下維持公司運營或妥善處理員工及會員事宜。然而,資訊的不透明和爭議,讓所有期待中的「妥善處理」都蒙上了一層陰影。
不僅是公司的危機,更是信任的考驗
Channel C的困境不僅是一家公司的營運危機,對於依賴其獲取資訊的讀者和觀眾而言,這也是一次信任的考驗。作為一家網媒,其影響力部分來自於讀者的信任和支持,特別是那些付費訂閱的會員。在公司出現財務問題並被接管後,許多會員最關心的莫過於他們的訂閱費用會否「凍過水」。 Channel C此前曾建議付費會員根據自身情況判斷是否繼續付費,這是一種無奈,但也反映出公司自身在處理後續問題上的不確定性。
接管人與老闆之間的爭議,讓這種不確定性更加放大。公眾無法確切得知公司的資產狀況、債務規模,以及未來是否有重啟營運的可能性。這種資訊的真空,很容易滋生猜測和不滿,進一步侵蝕剩餘的信任基礎。一家媒體機構的公信力,不僅體現在其新聞報道的質素,也體現在其自身運營的透明度和責任感。
此次事件也凸顯了在公司遭遇財務困境或法律問題時,資訊披露的重要性。無論是接管人還是公司原有的管理層,都有責任向公眾、員工和債權人提供清晰、準確的資訊。遮掩或模稜兩可的說法,只會加劇混亂,使得問題更難以解決。
迷霧何時散去?前景未卜
目前看來,Channel C的未來仍充滿未知數。接管人是否會如聲明所言採取法律行動,以獲取所需的帳戶資料?如果通過法律途徑取得了資料,是否意味著距離釐清真相和啟動後續程序更近一步?而陳智行堅稱「非事實」的底氣何在?他是否擁有足以反駁接管人聲明的證據?
這場風波的最終走向,將取決於多個因素的相互作用。債權人的態度、接管工作的進展、法律程序的裁決,以及Channel C原有團隊和老闆之間的互動,都將影響事件的結局。對於那些被拖欠薪金的員工,以及投入信任和金錢支持的會員而言,他們最期待的莫過於一個公正、透明的處理結果,以及對他們權益的妥善保障。
Channel C的故事,或許會成為一個案例,提醒所有媒體機構和其支持者,在這個快速變動的時代,營運的穩健和資訊的透明同樣重要。當一家媒體自身陷入困境,它所面臨的信任考驗,可能比任何外部的挑戰都來得更為嚴峻。只有當迷霧散去,真相大白,公眾的信任才有可能重建,而這家曾經發光發熱的網媒,或許才能找到一條可能的出路,無論是重生還是以另一種方式謝幕。但在此之前,關於帳戶資料的爭議,依然是籠罩在這場媒體風暴上空,最難解開的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