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突的迷霧中,和平的呼喚此起彼落,而誰來居中協調,扮演那個引領雙方穿越迷霧的信使,始終是各方關注的焦點。當羅馬教廷伸出橄欖枝,表達願意為俄烏衝突搭建和談平台之際,路透社卻傳來莫斯科的聲音,為這個和平的可能性蒙上了一層陰影。俄羅斯,這個身處風暴中心的國家,對於梵蒂岡的角色有著自己的看法,而這些看法,或許與外界的期待大相徑庭。
為何莫斯科對梵蒂岡有所保留?路透社的消息來源揭示了背後複雜的地緣政治與宗教因素。
宗教與地理的雙重考量
根據路透社引述的三位俄羅斯高級消息人士透露,俄羅斯並不認為梵蒂岡是舉行嚴肅和平談判的合適場所。 其中一個主要理由是宗教差異。俄羅斯和烏克蘭的主要信仰是東正教,而梵蒂岡則是天主教會的中心。 在莫斯科看來,這種宗教上的區隔,使得梵蒂岡在處理這場涉及東正教國家之間的衝突時,缺乏足夠的代表性和中立性。
除了宗教因素,地理位置也是俄羅斯考量的重要面向。梵蒂岡雖然是一個獨立國家,但它被義大利完全包圍。 義大利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和歐盟的成員國,並且一直堅定地支持烏克蘭,對俄羅斯實施了多次制裁。 在俄羅斯看來,身處對其不友善的北約和歐盟成員國腹地,梵蒂岡的獨立性和公正性可能會受到質疑。 此外,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官員的旅行限制,也使得許多俄羅斯官員難以前往梵蒂岡參與可能的會談。
梵蒂岡的和平努力與俄羅斯的態度
儘管俄羅斯表達了保留意見,梵蒂岡在俄烏衝突中扮演和平角色的努力並未停止。教宗方濟各曾多次公開呼籲和平,並委派特使前往俄烏兩國進行調解。 新任教宗良十四世(Leo XIV)也矢言將「全力以赴」協助終結這場戰爭。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通話後,曾提議新任教宗可以主持會談,以結束這場衝突。 義大利總理梅洛尼也曾表示,教宗確認願意這樣做。
然而,克里姆林宮對此的反應一直較為謹慎。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培斯科夫(Dmitry Peskov)曾表示,尚未就與烏克蘭在梵蒂岡舉行和平會談達成任何協議,此事仍待商榷。 俄羅斯消息人士更是直言,在俄羅斯,梵蒂岡絕對不被視為有能力解決如此複雜衝突的嚴肅力量。 這顯示出,儘管梵蒂岡展現了促和的意願,俄羅斯對其作為調解者的能力和合適性存在著深層次的懷疑。
和談之路的崎嶇與多邊角力
俄羅斯對梵蒂岡的不信任,凸顯了目前俄烏和談面臨的重重困難。選擇一個各方都能接受的調解地點和調解人,是啟動嚴肅談判的前提。然而,在複雜的地緣政治格局下,尋找這樣一個公約數並非易事。
俄羅斯顯然更傾向於尋找其認為更加中立或至少不受西方影響的平台。他們對於梵蒂岡的立場,與其對其他西方國家或組織作為調解者的態度一脈相承。對於莫斯科而言,任何潛在的調解方都必須能夠在不受外部壓力下,公正地處理俄羅斯的關切和立場。
烏克蘭方面,雖然對梵蒂岡的和平努力表示歡迎,但他們也強調,任何有關烏克蘭的決定都不應在基輔缺席的情況下做出。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曾表示,基輔已準備好全面、無條件停火,並「以任何能帶來成果的形式,與俄羅斯進行直接談判」。 這表明烏克蘭對於和談抱持開放態度,但也堅持維護自身的主權和利益。
未來展望:誰能成為破冰者?
路透社的報導揭示了俄羅斯在梵蒂岡擔任和談地點問題上的疑慮,這無疑為本已艱難的和談之路又添了一道障礙。在目前的僵局下,要打破僵局,需要尋找一個能夠平衡各方利益、贏得各方信任的全新機制或平台。
或許,未來的和平努力需要更多元的參與者,來自不同文化和政治背景的國家或組織,共同探索可能的解決方案。也可能,需要在幕後進行更深入的溝通和協商,以解決俄羅斯對特定調解者的疑慮。無論如何,實現和平的願景,需要所有相關方展現更大的靈活性和政治意願,共同尋找那個能夠穿越迷霧、抵達曙光的橋樑。梵蒂岡的意願值得肯定,但俄羅斯的態度提醒我們,通往和平的道路,充滿未知與挑戰,需要持續的努力和智慧去開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