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王查理斯三世應加拿大總理卡尼的邀請,於2025年5月26日至27日訪問加拿大,這是他加冕後首次以加拿大國家元首的身份到訪。此次訪問的重點之一是會見加拿大總督,並在加拿大國會開幕儀式上發表御座致詞。這不僅是一次具有高度象徵意義的國事訪問,也被廣泛解讀為在當前美加關係背景下,加拿大對其主權的再確認。
王室的北美足跡:一場跨越海洋的連結
英國王室與加拿大之間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加拿大作為大英國協成員國及君主立憲制國家,英國君主同時也是加拿大的國家元首。雖然君主通常居住在英國,但在加拿大,他們的職責由總督代表行使。英王查理斯三世此次訪問,是他自繼位以來首次以加拿大君主身份踏上這片土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相較於他的母親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在位七十年僅兩次在加拿大國會發表御座致詞(分別在1957年和1977年),查理斯三世在加冕後不久便親自履行這項職責,凸顯了此次訪問的特殊性。
總督的角色:君主在加拿大的代表
在加拿大的憲政體制中,總督扮演著關鍵角色。總督由加拿大總理建議並由君主任命,是君主在加拿大的代表,行使一系列憲法職責。這些職責包括:確保加拿大始終擁有一位得到議會信任的政府、任命總理和內閣成員、召集或解散議會、批准法案使其成為法律,以及發表御座致詞等。雖然總督在日常行政事務上遵循內閣的建議,但他們在憲政框架內擁有重要的象徵性權力和儲備權力。
此次英王查理斯三世訪問期間,會見加拿大總督瑪麗·西蒙是既定的重要環節。這場會面象徵著加拿大君主與其在加拿大的代表之間的連結,重申了總督職位在加拿大治理結構中的地位。總督作為加拿大國家元首的代表,在儀式上具有顯著地位,例如主持重要的就職典禮和國事活動。英王的到訪,進一步提升了總督作為君主代表的國際能見度與憲政重要性。
國會開幕儀式:民主與傳統的交匯
加拿大國會開幕儀式是一場融合了英國議會傳統與加拿大本土元素的莊重典禮。這標誌著國會新會期的開始,儀式包括君主(或其代表總督)召集國會議員,並發表御座致詞。御座致詞由政府撰寫, outlining其在新會期的施政重點和立法計劃。
此次英王查理斯三世親自出席並發表御座致詞,而非由總督代行,是繼伊麗莎白二世女王之後近五十年來的首次。這使得這場儀式更具歷史意義與象徵深度。王室評論員指出,國家元首親自為新國會開議「傳遞了信號」,「全世界都將關注」。儀式預計將包含濃厚的原住民文化元素,例如由年輕的梅蒂斯提琴手演奏和因紐特長者點燃聖火。這反映了加拿大在繼承英式傳統的同時,也重視並融入本土文化特色。
御座致詞的政治意涵:主權的宣示
此次英王查理斯三世訪問加拿大,特別是親自發表御座致詞,被廣泛視為加拿大在當前國際政治背景下,對其國家主權的有力宣示。加拿大總理卡尼明確表示,邀請國王出席議會開幕並發表施政報告,是「向世界發出清晰信號:加拿大堅定捍衛自身主權」。
近年來,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多次提出將加拿大併入美國的言論,引起了加拿大社會的普遍反感。在這樣的背景下,加拿大政府邀請其國家元首親自到訪並在國會發表重要演說,被視為對這些威脅的一種無聲但堅定的回應。卡尼總理指出,此舉「向其他國家發出了明確的信息」。雖然王室訪問通常保持政治中立,但其時機和安排往往受到當時政治背景的強烈影響。此次訪問,正是加拿大政府藉由國家元首的崇高地位,強化其國家身份和主權的策略性舉措。
超越儀式:深化英加關係與公共連結
除了會見總督和國會開幕儀式,英王查理斯三世與卡米拉王后在加拿大的行程還包括一系列公眾活動。他們計畫參加社區活動、植樹儀式,並在國家戰爭紀念碑獻花致敬。這些活動不僅拉近了王室與加拿大民眾的距離,也突顯了英加兩國在文化、歷史和價值觀上的連結。
王后卡米拉此次訪問期間也將宣誓就任加拿大國王樞密院成員,這賦予她就加拿大事務向國王提供建議的法定職權,進一步深化了王室與加拿大治理體系的連結。
此次訪問,雖然時間短暫,卻在多個層面上意義非凡。它不僅是查理斯三世作為加拿大君主的首次正式亮相,也是一次在特殊時期對加拿大主權的有力重申。同時,王室與加拿大總督、國會、以及普通民眾的互動,也為這段跨越大西洋的特殊關係注入了新的活力。
歷史的迴響與未來的展望
英王查理斯三世此次加拿大之行,無疑是英加關係史上的重要一頁。它不僅重溫了兩國悠久的歷史淵源和共享的君主立憲制度,更在當前複雜的國際地緣政治格局中,彰顯了加拿大作為一個獨立主權國家的堅定立場。總督在其中的角色,作為君主的代表,其重要性也再次受到矚目。而國會開幕儀式的莊重與融入本土元素的特色,則生動地展現了加拿大如何在繼承傳統與發展現代身份之間取得平衡。
這次訪問將激發加拿大人對其國家元首、憲政體制以及與大英國協關係的討論。在一個日益變化的世界裡,王室訪問不再僅僅是禮節性的儀式,它們承載著更深層次的象徵意義,關乎國家認同、主權以及國際關係的微妙平衡。英王查理斯三世的加拿大之行,正是對這些主題的一次深刻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