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力挺日鋼收購美鋼,盼振興美國經濟

鋼鐵巨頭的聯姻:特朗普為何轉向支持日本製鐵收購美國鋼鐵?

一場跨國的鋼鐵收購案,牽動著美國產業神經與政治風向。日本製鐵(Nippon Steel)計劃收購美國鋼鐵(U.S. Steel),這樁價值不菲的交易自宣佈以來便爭議不斷。然而,近期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的態度轉變,從最初的保留甚至反對,轉為公開支持,並強調此舉將刺激美國經濟,這背後究竟有何玄機?這不僅是一宗商業併購案,更是全球產業鏈重塑、國家經濟利益與政治角力交織的複雜劇碼。

風向變了?從質疑到力挺的轉折

最初,當日本製鐵宣布計劃以149億美元收購美國鋼鐵時,引發了美國國內,特別是鋼鐵產業工會的強烈反彈,他們擔心這筆交易可能導致工作機會流失,並對國家安全構成潛在威脅。當時,包括時任總統拜登在內的一些政治人物也對此表示擔憂,並啟動了國家安全審查。特朗普在此議題上的早期表態,也更傾向於保護國內產業和就業。

然而,情勢在近期出現了變化。特朗普透過社交媒體平台Truth Social發文,明確表達對這項「計劃中的夥伴關係」的支持。他強調,這項交易將使美國鋼鐵「留在美國」,總部繼續設在匹茲堡,並且預計將創造至少7萬個新的就業機會,為美國經濟注入140億美元的額外活水。 這種由質疑轉為力挺的鮮明對比,無疑是此案最引人注目的發展之一。

刺激經濟的引擎?特朗普的算盤

特朗普之所以公開支持這樁併購案,其核心論點在於其對美國經濟的潛在刺激作用。他特別提到了幾個關鍵數字:創造7萬個工作機會和帶來140億美元的經濟效益。 這些數字無疑是吸引人的,尤其是在當前全球經濟面臨諸多不確定性的背景下。

日本製鐵為了促成這筆交易,確實提出了 substantial 的投資承諾。他們不僅計劃投入數十億美元用於現有設施的現代化改造,還可能斥資至少10億美元、甚至上看40億美元興建一座全新的鋼鐵廠。 這些大規模的投資,如果能夠落實,確實有望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增加就業,並提升美國鋼鐵產業的技術水平和國際競爭力。特朗普強調,這項投資的大部分將在未來14個月內實現,這意味著經濟效益有望在短期內顯現。

此外,特朗普也提及他的關稅政策將確保鋼鐵「再次在美國製造,且永遠在美國製造」。 這似乎在暗示,即便由外國企業收購,在他的政策框架下,美國鋼鐵的生產和製造仍將留在本土,從而保護國內產業利益。這種將併購案與其標誌性的「美國製造」政策相連結,是特朗普一貫的政治策略,旨在爭取更多選民的支持。

夥伴關係還是所有權轉移?爭議的本質

儘管特朗普將這筆交易描述為「計劃中的夥伴關係」,但從本質上看,這仍然是一宗日本製鐵對美國鋼鐵的收購案。這也是此前引發爭議的關鍵點之一。工會和部分政界人士擔憂,將一家具有戰略重要性的美國鋼鐵企業出售給外國公司,可能損害美國的國家安全和產業自主性。

日本製鐵和美國鋼鐵公司則試圖強調這將是一個互利的合作。日本製鐵表示,他們讚賞特朗普所採取的「大膽行動」,並認同保護美國工人、美國鋼鐵產業和美國國家安全的承諾。 美國鋼鐵公司也稱讚特朗普的「大膽」領導力,並指出由於日本製鐵在未來四年的「大規模投資」,公司將「保持美國屬性」並擴大規模。 然而,這種「夥伴關係」的具體細節目前仍不明朗,這也讓一些觀察家和工會感到擔憂。

工會的立場與未來的挑戰

值得注意的是,代表美國鋼鐵工人的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USW)在此案中一直持反對態度,擔心這筆交易會損害工人的利益和國家安全。 儘管特朗普公開表示支持,但工會對此反應謹慎,表示在缺乏更多交易細節的情況下,無法對特朗普的聲明發表評論。 這表明,即使獲得特朗普的首肯,日本製鐵的收購之路可能仍面臨來自工會方面的阻力。

除了工會的態度,這筆交易還需要通過美國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CFIUS)的審查。CFIUS負責評估外國投資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影響。雖然據報導CFIUS已向白宮提交了評估報告,並認為相關擔憂可以降低,但最終決定權在總統手中。 特朗普的支持無疑為交易掃清了一個重要的政治障礙,但審查的具體結果以及是否會附加其他條件仍有待觀察。

結語:一場多方博弈的棋局

日本製鐵收購美國鋼鐵的案例,不僅是一宗價值149億美元的商業交易,更是一場牽動多方利益、充滿政治色彩的博弈。特朗普態度的轉變,凸顯了經濟利益在政治決策中的重要考量,特別是其對就業和投資的潛在刺激作用。然而,圍繞國家安全、產業自主性以及工人權益的擔憂並未完全消失。這筆交易的最終走向,將取決於各方利益的平衡,以及未來可能出現的更多細節和附加條件。無論結果如何,這宗跨國鋼鐵聯姻的故事,都將作為全球化背景下產業併購與國家利益交織的典型案例被載入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