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貴邨停電風波:港燈8月推新供電系統

當華貴邨華愛樓的燈光再次陷入黑暗,受影響的居民們心中的焦慮與無奈,或許比停電本身更為難熬。這不僅是失去電力的 inconveniece,更是對日常生活穩定性的質疑,尤其是對於那些需要電力維持醫療儀器運作的長者,每一次跳掣都可能是對生命的潛在威脅。這場電力風波,源於今年一月初大廈電錶房的一場火警,至今已近五個月,電力供應卻仍未能完全恢復正常,反覆的停電讓居民們叫苦連天。

根據南區區議員張偉楠的說法,這場延宕數月的電力困境,背後涉及的是複雜的設備損毀與修復過程。區議員透露,物業管理公司與港燈正積極磋商,並由承辦商負責進行改善工程。為了解決目前供電不穩的問題,承辦商計劃在下周初加大電壓,而更為關鍵的長遠方案,是港燈預計在今年八月完成重設全新的供電系統。

這看似簡單的兩步棋,實際上牽動著華愛樓數百戶居民的安居樂業。在探討這些方案之前,我們有必要回顧一下事件的起因與現況。

突如其來的黑暗:年初的火警與持續的困擾

一月初的那場電錶房火警,是導致華愛樓電力供應出現問題的源頭。 儘管火勢很快被撲滅,但電錶房的嚴重損毀,卻讓大廈的電力系統陷入癱瘓。隨後的日子裡,大廈只能依靠臨時電力裝置維持基本運作。

然而,臨時電力裝置的供電能力顯然有限,無法應對整棟大廈居民日益增長的用電需求,特別是在天氣轉熱、冷氣使用量增加的時候。 正如物業管理公司在通告中所述,停電原因相信是「華愛樓電量突然飆升,造成電壓超負荷而跳掣停電」。 換言之,現有的臨時系統無法承受高峰期的用電負荷,導致電壓不穩甚至跳掣。

這種不穩定的供電狀況,讓居民們的生活備受困擾。頻繁的停電不僅打斷了正常的作息,更帶來了諸多不便與隱憂。雪櫃裡的食物可能變質,正在使用的電器可能受損,依賴醫療儀器的病患更是面臨風險。居民對此表示強烈不滿,認為物業管理公司「無稽」,質疑為何事發近五個月仍未解決問題,促請當局盡快恢復穩定供電。

應急措施:加大電壓能否解燃眉之急?

面對居民的壓力與持續的停電,物業管理公司及承辦商提出了「加大電壓」作為短期應急方案。區議員張偉楠透露,承辦商計劃於下周一及周三進行相關工程。

這裡需要釐清的是,「加大電壓」可能並非字面上簡單地提升電壓數值。更合理的解釋是,承辦商可能計劃通過調整臨時供電裝置的設置,或者對樓宇內部的電路進行局部改造,以提高臨時系統的負荷能力,使其在高峰期不那麼容易因「電量突然飆升」而跳掣。這或許包括優化線路分配、更換部分負荷較重的元件,或者加強保護裝置的耐受能力。

然而,這種「加大電壓」的應急措施能否有效解決問題,仍有待觀察。臨時系統畢竟是臨時的,其設計和容量都可能存在固有限制。在炎熱的夏季,居民對冷氣的需求量巨大,臨時系統即使經過調整,能否長期穩定運行而不再次出現過載跳掣,仍然是個未知數。此外,任何電力系統的改動都應謹慎進行,確保安全是首要前提。居民們自然希望這項工程能帶來改善,但內心深處可能仍然對其長期效果感到擔憂。

長遠方案:港燈新供電系統的曙光

真正能徹底解決華貴邨華愛樓電力問題的,是港燈即將完成的新供電系統。區議員張偉楠引述管理公司表示,承辦商正與港燈磋商重設新的供電系統,預計在今年八月完成工程。

這意味著,港燈將會為華愛樓重新建立一個穩定可靠的、能滿足現代居民用電需求的永久性供電基礎設施。這項工程可能涉及從外部電網到大廈內部的全新線路鋪設、變壓器安裝、以及全新的電錶房設備。相比於修補或調整現有的臨時系統,重設新系統才能從根本上提升供電的穩定性和容量,徹底告別因負荷過載而導致的停電困擾。

八月完成的時間表,對於已忍受數月不穩定供電的居民而言,無疑是一個期盼中的日期。雖然距離現在仍有兩個多月,但在電力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這已經是一個相對緊湊的時間表了。這也從側面反映了事故的嚴重性以及港燈和相關方面為盡快恢復正常供電所付出的努力。

權責的模糊與居民的無奈

在這場電力風波中,我們不能忽視權責的問題。年初的火警發生在「客戶電掣房內」,港燈發言人曾表示,事件後港燈的電力供應一直維持正常,近日大廈停電與港燈無關。 這似乎將責任歸咎於大廈內部的設施及其管理。

然而,對於普通居民而言,他們購買的是港燈提供的電力服務,電力供應的不穩定直接影響了他們的生活品質。無論故障點在大廈內部還是外部,居民最關心的是何時能恢復正常的、穩定可靠的電力供應。在等待新系統完成的這段時間裡,居民們感受到的更多是無奈與無助。管理公司貼出的「呼籲居民家居電器切勿同時使用」的通告,在居民看來更是「無稽」,因為這並非居民不當用電導致,而是整體供電系統無法負荷的結果。

這凸顯了在類似事件中,不同參與方(港燈、物業管理公司、承辦商、房屋署等)之間溝通與協調的重要性。資訊的透明、責任的明確、以及對居民困境的同理心,都能有效緩解居民的焦慮。

期待光明:八月的承諾與未來的希望

華貴邨華愛樓的停電事件,是一面鏡子,折射出老舊社區在基礎設施維護和升級方面可能面臨的挑戰。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電器的種類和數量不斷增加,對電力供應的穩定性和容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次事件也提醒我們,對於城市的基礎設施,定期的檢查、維護和必要的升級是至關重要的,尤其是在經歷過事故損毀之後。

區議員傳達的訊息,為華愛樓的居民們帶來了一絲希望的曙光。承辦商短期內「加大電壓」的應急措施,希望能稍緩燃眉之急,讓居民們在天氣轉熱的季節裡不至於飽受停電之苦。而港燈承諾在八月完成的新供電系統,更是徹底解決問題的關鍵。

我們期望相關方面能夠嚴格按照時間表推進工程,確保新系統的安全可靠。同時,在等待新系統完成的這段時間裡,希望能有更有效的溝通機制,及時向居民通報進展,提供必要的協助,例如在停電期間開放臨時庇護中心等,以最大程度地減輕居民的負擔。

八月的腳步越來越近,華貴邨華愛樓的居民們在經歷了數月的黑暗與不便之後,正焦急地等待著那一刻的到來——新供電系統的啟用,標誌著穩定光明的回歸,也代表著居民們生活重回正軌的希望。這不僅僅是電線和變壓器的更換,更是對社區信任的修復,以及對居民安居權利的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