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山LAWSON黑幕周年:亂象未除終見改善跡象

在富士山腳下,那間能捕捉到富士山、招牌以及日式街景同框的LAWSON便利店,曾是無數攝影愛好者和旅人心中的夢幻角落。它在社交媒體上爆紅,成為名副其實的「打卡」聖地。然而,這如畫美景的代價,卻是當地居民的困擾與混亂的日常。為了遏止失序亂象,當地政府在一年前做出了那個「痛苦的決定」——架設起巨大的黑色布幕,遮蔽這炙手可熱的視角。如今,黑幕設置已滿一周年,日媒回訪當地,觀察這場人與美景、旅遊與生活的角力,情況是否真如預期般有所改善?

過度旅遊的陰影:從美景到夢魘

山梨縣富士河口湖町的這家LAWSON河口湖站前店,地理位置絕佳,對面的人行道上正好能捕捉到富士山彷彿「坐」在便利店上方的獨特畫面。這個角度的照片在網路上瘋傳後,立刻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一時間,小小的便利店前人潮洶湧,快門聲此起彼落。

然而,美景帶來的並非只有讚嘆。大量的遊客聚集,衍生出諸多問題。最讓當地居民頭疼的,莫過於交通亂象。遊客為了搶佔拍照位置,無視交通規則,隨意穿越馬路,險象環生。便利店及周邊區域的垃圾量暴增,環境衛生大受影響。更有甚者,部分遊客為了尋找更好的拍攝角度,擅闖私人土地,對周邊的牙科診所等造成困擾。當地政府曾嘗試設置多語言標示、甚至聘請保全人員來維持秩序,但效果有限。這種「過度旅遊」的壓力,讓原本寧靜的生活被徹底打亂。

黑幕的降臨:無奈之舉

在各種措施都無法有效遏止亂象的情況下,富士河口湖町政府決定採取最終手段。2024年5月21日,一道長20公尺、高2.5公尺的黑色布幕被架設在LAWSON對面的人行道上。這塊巨大的「黑布」如同一道屏障,徹底阻擋了那個經典的富士山LAWSON同框視角。

這個決定當時引發了全球媒體的關注和討論。有人理解當地政府的苦衷,認為這是保護居民生活品質的必要措施;也有人感到惋惜,認為犧牲美景來解決問題過於極端。町長渡邊英之坦言,架設黑布是一個「痛苦的決定」,但他強調這是為了優先保障居民的安全。黑幕架設初期,町政府也曾擺出QR碼,引導旅客前往其他能看到富士山的景點。

一周年回訪:亂象仍在,改善可見?

時間快轉到黑幕設置一周年。日本媒體再度探訪了這個曾經的「打卡」熱點,觀察這裡的現況。日媒的報道指出,雖然架設了黑幕,但過度旅遊帶來的亂象並未完全消失,不過旅客的行為表現確實有所改善。

從好的方面來看,直接在便利店對面馬路邊聚集拍照的人潮大幅減少,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該地點的交通壓力。這片曾經最混亂的區域,至少在表面上恢復了一絲平靜。有報道甚至提到,在黑幕架設後的一段時間,當地遊客數量有所減少,狀況逐漸改善。

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情況依然存在。部分遊客開始尋找新的拍攝角度,或者試圖透過布幕的縫隙甚至人為造成的破洞來捕捉畫面。去年7月,黑布就曾被人戳出約10個洞。即使後來更換了更結實的棕色布幕,短短幾天內也再次遭到破壞。這顯示出,單純的物理阻擋並不能根除遊客的拍照需求和潛在的不文明行為。

此外,雖然便利店前的人潮減少,但過度旅遊的壓力可能只是轉移到了河口湖町的其他區域。停車難、垃圾問題等隱患依然存在,並且可能在其他不那麼受關注的角落蔓延。日媒的觀察更側重於遊客「表現」的改善,這或許意味著遊客在公開場合的行為較之前有所收斂,例如更願意排隊拍照,減少亂闖馬路的情況。這種改變,可能是黑幕設置後的一種心理約束作用,也可能與當地持續的宣導和一些其他措施有關。例如,有報道提到,拆除黑幕後(註:黑幕曾在去年8月因颱風威脅試驗性拆除,後續報導顯示可能又重新設置或更換了材質,且有新措施如圍欄),在便利店有工作人員引導,遊客行為有所自律。當地政府也在店旁安裝了80公分高的圍欄,並重新粉刷了斑馬線,試圖引導遊客安全通行。

持續的挑戰與未來的路

富士山「打卡LAWSON」的案例,是日本乃至全球許多熱門觀光地共同面臨的挑戰縮影。如何在吸引遊客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保護當地居民的生活品質和自然環境,是擺在各地政府面前的一道難題。

日媒的一周年報道傳達了一個複雜的信號:黑幕作為一個極端的應急措施,的確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最核心地點的混亂狀況,促使遊客行為有所收斂。但它並未能徹底解決問題,亂象只是被部分轉移或隱藏。遊客對美景的渴望與部分人不遵守規則的行為,仍然是持續的挑戰。

未來,除了物理阻擋,或許需要更全面的綜合治理方案。這包括但不限於:加強旅遊文明教育,引導遊客尊重當地文化和居民;開發和推廣更多分散遊客的觀光景點;改善基礎設施,例如增設停車位和行人專用區;以及更嚴格的執法,對不文明行為進行處罰。

富士山下的這塊黑幕,不僅僅是遮蔽美景的布匹,更是過度旅遊問題的一個具象化符號。它的存在以及一年來的效果,提醒著我們在享受旅行帶來的美好時,也應當承擔起作為旅人的責任,讓美景和當地生活能夠和諧共存。這場關於平衡的探索,在富士山下,仍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