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CCL跌0.34%,第二季再降2.38%?

樓市迷霧中的微光與陰影

香港的房地產市場,向來是牽動全城目光的焦點。它不僅是安居樂業的基礎,更是經濟脈動的重要指標。近期,代表樓市走勢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出現了波動,微跌0.34%,看似波瀾不驚的數字背後,卻隱藏著市場參與者的觀望、新盤的促銷策略以及對未來走向的種種預期。中原地產更在此時預測,CCL在第二季內可能還會再下跌2.38%,這無疑為原本就充滿不確定性的市場再添一層迷霧。

數據的低語:0.34%的跌幅意味著什麼?

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是衡量香港二手私人住宅樓價變動的重要指標,其升跌牽動著無數業主、準買家以及投資者的心。最新數據顯示,CCL報136.24點,較前一周下跌0.34%。 雖然跌幅看似不大,但放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卻有其特別的意義。這個數字是財政預算案公布後近九周來的次低,顯示出財案效應的提振作用正在減弱,樓價走勢再度進入拉鋸狀態。市場正處於一個「好淡爭持」的局面,買賣雙方都在觀望,成交拉鋸。

CCL指數已經連續八周在136點的水平窄幅波動,最高觸及136.90點,最低則是目前的136.24點。 這種長時間的橫行整理,反映出市場在尋找新的平衡點。儘管近期港元拆息(H按)實際按息跌穿2厘,創下近三年來的新低,理論上有助於降低置業成本,刺激入市意欲,但二手市場的買家依然普遍抱持觀望態度。 他們或許在等待更明確的市場信號,或是受到新盤低價促銷策略的影響。

新盤的衝擊波:低價策略下的市場生態

近年來,發展商在新盤推售上屢出奇招,尤其是採用低價策略,對二手市場形成了直接衝擊。當新盤以一個相對吸引人的價格入市,自然會分流一部分原本考慮二手物業的買家。這種策略迫使二手業主不得不調整價格預期,以應對競爭。

例如,近期一些新盤的推售情況,如西沙SIERRA SEA第1A(2)期次輪銷售,以及沙田UNI Residence和西沙SIERRA SEA第1B期的最新推售計劃,都顯示出市場供應正在增加,並且發展商在定價上更為靈活。 這些新盤的銷售情況及其定價策略,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陸續反映在CCL指數上,預計會對短期內的二手樓價構成壓力,導致樓價走勢呈現反覆調整的態勢。

前瞻性的預警:第二季再跌2.38%的可能性

在中原城市領先指數微跌之際,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楊明儀提出了對第二季樓市的預測。她指出,CCL距離第二季目標133點,目前相差3.24點,這意味著在第二季結束前,CCL指數還有約2.38%的下跌空間才能達到預期目標。

這個預測並非空穴來風,它建立在當前市場的實際情況和未來的潛在影響因素之上。二手買家的觀望情緒、發展商的新盤定價策略,以及整體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都是影響樓價走勢的重要因素。CCL指數目前仍處於逾八年半的低位,徘徊在2016年8月底的水平,顯示市場尚未走出低谷。 儘管財案後CCL曾出現小幅回升,但升幅正在收窄,今年以來樓價累計仍呈現下跌。

從區域表現來看,樓價走勢呈現分化。港島和新界東的CCL Mass指數近期有所上升,而九龍和新界西的CCL Mass指數則出現下跌,其中新界西的跌幅更是十周以來最大。 這種區域性的差異,反映出不同地區物業的供需情況、買家結構以及市場氣氛存在差異。

總結與展望:在波動中尋找方向

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的微跌,以及中原地產對第二季樓價下跌的預測,為香港樓市當前的「好淡爭持」局面提供了一個清晰的註腳。二手市場買家的觀望態度與新盤的低價促銷形成博弈,共同影響著樓價的短期走向。

誠然,影響樓市的因素錯綜複雜,包括宏觀經濟環境、利率政策、房屋供應、市場信心等等。H按息跌穿2厘雖然是利好因素,但在大圍環境未見顯著改善前,其刺激作用可能有限。發展商的新盤策略則成為市場價格的重要引導者,對二手業主的定價構成壓力。

展望未來,CCL能否守住133點的預測目標,甚至出現更大幅度的波動,仍有待觀察。新盤的銷售反應、未來利率走向、經濟復甦的步伐,以及政策層面的潛在調整,都將是影響樓市走向的關鍵。對於置業人士而言,理解這些數據背後的含義,保持理性分析,並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做出決策,至關重要。在樓市的迷霧中,每一個數字的跳動,都值得我們仔細品味和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