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擬與哈馬斯談停火 特朗普對以色列失望情緒曝出

當前中東局勢波詭雲譎,一則美國可能繞過以色列,直接與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就加沙地帶停火進行談判的消息,無疑在全球範圍內投下一顆震撼彈。這項潛在的策略轉變,不僅顛覆了美國長期以來不與哈馬斯直接接觸的政策,更折射出華盛頓內部對於加沙衝突持續升級的深切憂慮與日增的不耐。伴隨這則消息而來的,是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據傳對以色列感到失望的報導,這兩件事看似獨立,實則可能互有關聯,共同繪製出一幅複雜而充滿變數的中東地緣政治圖景。

引人矚目的轉向:美國與哈馬斯的直接對話?

長期以來,美國一直將哈馬斯列為「外國恐怖組織」,並恪守不與其直接對話的原則。與哈馬斯的溝通,主要透過卡達和埃及等中間人進行。然而,近日有多家媒體報導指出,美國正考慮或已經透過中間人,與哈馬斯展開直接接觸,以推動加沙地帶的停火協議。

這種直接對話的傳聞,最早在今年三月就有跡象。《半島電視台》的報導曾提及,美國總統人質事務特使亞當·博勒(Adam Boehler)主導了與哈馬斯的直接會談,目的是為了確保被扣押的以色列裔美國人質獲釋,並帶回罹難人質的遺體。報導指出,這項討論甚至包括達成更廣泛協議的可能性,以釋放所有人質並建立長期停火。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相關談判已於數月前在多哈舉行。

近期,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和英國《每日電訊報》的報導進一步證實了這一傳聞,指出美國近期一直在透過一名美籍巴勒斯坦中間人比沙拉·巴巴(Bishara Bahbah)在多哈與哈馬斯進行直接談判。 巴巴曾在特朗普2024年總統競選期間領導了「阿拉伯裔美國人支持特朗普」組織,並持續代表美國政府進行工作。 據悉,巴巴與哈馬斯之間的聯繫,在確保一名以色列裔美國人質獲釋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哈馬斯方面也曾透過巴巴向美方傳達訊息,表達願意釋放所有人質以換取永久停火的立場。

哈馬斯政治局高級官員巴塞姆·納伊姆(Basem Naim)在接受採訪時透露,哈馬斯已經通過調解人向美國提交了加沙停火方案,同時也與美國政府高層展開了直接溝通。 他強調,哈馬斯的訴求包括交換囚犯、以色列軍隊完全撤離加沙、確保救援物資進入,並在不強制轉移居民的基礎上重建加沙。 納伊姆表示,如果能完全結束戰爭,哈馬斯甚至準備好交出對加沙的控制權。

美國白宮安全委員會發言人詹姆斯·休伊特(James Hewitt)對哈馬斯的表態做出回應,表示特朗普此前明確要求哈馬斯放下武器並釋放人質,但哈馬斯並未展現出認真尋求和平的意願。 然而,美國智庫近東政策研究所研究員、前美國中東特使丹尼斯·羅斯(Dennis Ross)認為,這種直接接觸表明美國政府認為正在進行一場真正的談判,並且希望建立自己的哈馬斯渠道,繞開卡達或埃及,以更有效地解決問題並影響哈馬斯。

這種直接溝通的出現,被視為美國政府在加沙問題上的策略調整。過去,美國主要依賴間接管道與哈馬斯溝通,但這種方式效率較低,且容易受到第三方因素的影響。直接對話可能使美國更清晰地了解哈馬斯的立場和底線,從而更有針對性地推動談判。然而,這也存在風險,可能被哈馬斯用於提升其國際地位,並可能引發以色列方面的不滿。

特朗普的失望:與內塔尼亞胡的裂痕?

與美國可能直接接觸哈馬斯的消息幾乎同時傳出的,是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對以色列感到失望的報導。雖然特朗普目前並非現任總統,但作為可能的未來總統候選人,他的態度對美國對以色列的政策具有重要影響力。

據多家美媒報導,特朗普對以色列處理加沙衝突的方式感到越來越沮喪。 消息人士指出,特朗普及其高級助手對加沙停火談判的進度感到「惱火」,主要原因在於特朗普希望戰爭盡快結束。 報導稱,特朗普近期私下對以色列政府的做法表示失望,並稱自己將在以色列沒有作為的情況下繼續推動中東議程。 這包括他希望促成的沙烏地阿拉伯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而沙特多次強調巴勒斯坦建國是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的先決條件。 此外,在伊朗問題上,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與特朗普也存在分歧。

今年五月,特朗普在中東進行了訪問,目的地包括沙烏地阿拉伯、卡達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卻獨獨沒有訪問傳統盟友以色列,這引發了外界的廣泛關注和猜測。 有分析認為,特朗普此行突顯了他對海灣國家的重視,並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以色列的地區重要性有所下降。 政治新聞網指出,以色列不像海灣國家那樣能提供豐厚的經濟利益,而特朗普偏好以經濟手段治理國家。 此外,以色列深陷加沙戰爭泥潭,而特朗普希望看到戰爭結束。

儘管有報導指出特朗普對內塔尼亞胡感到失望,甚至有土耳其媒體稱特朗普認為內塔尼亞胡試圖操控他並決定切斷與他的直接聯繫,但特朗普本人在接受採訪時否認對內塔尼亞胡感到失望,稱內塔尼亞胡處境艱難。, 他同時表示內塔尼亞胡是一個「憤怒的人」,在哈馬斯襲擊後「受到嚴重傷害」。,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也否認了以色列的行為引起特朗普不滿的說法,強調特朗普是以色列最好的朋友。

然而,媒體的普遍報導以及特朗普此次中東之行繞開以色列的行動,仍讓外界普遍認為,特朗普對以色列,特別是內塔尼亞胡政府在加沙問題上的處理方式存在不滿。這種不滿可能源於多方面因素,包括戰爭的長期化、人道主義危機的加劇、以及以色列在推動地區和平進程方面缺乏進展等。

潛在的連動與影響

美國可能直接與哈馬斯談判停火,以及特朗普對以色列的失望,這兩則消息的出現並非巧合,可能存在著內在的連動。特朗普的失望,可能促使美國政府(即使是在潛在的特朗普政府時期)尋求新的途徑來解決加沙問題,而直接與哈馬斯接觸,或許被視為一種突破僵局的可能性。

如果美國真的繞開以色列與哈馬斯直接談判,將對中東地區產生深遠影響:

  • 以色列的處境將更為被動: 以色列長期以來堅持不與哈馬斯直接談判,並將其視為恐怖組織。如果美國作為其最重要的盟友直接與哈馬斯對話,將削弱以色列的立場和話語權,使其在談判桌上更加被動。
  • 哈馬斯的地位可能得到提升: 直接與美國對話,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哈馬斯的國際地位,使其在地區事務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這可能刺激哈馬斯在未來的衝突中採取更強硬的立場。
  • 地區格局可能面臨重塑: 美國策略的調整,可能影響其他地區國家的立場和策略。一些國家可能更願意與哈馬斯接觸,而另一些國家則可能對美國的轉變感到不安。
  • 人道主義危機有望緩解: 直接談判若能促成停火協議,將有助於緩解加沙地帶嚴重的人道主義危機,確保人道援助的順利進入。

然而,直接談判也面臨巨大挑戰。哈馬斯與以色列之間的互信幾乎為零,雙方訴求差距巨大。談判過程將異常艱難,且隨時可能破裂。此外,美國國內對於是否應與哈馬斯直接對話也存在不同聲音,這可能對談判進程產生影響。

總結與展望

傳聞中美國擬直接與哈馬斯就加沙停火進行談判,以及前總統特朗普對以色列感到失望的報導,共同揭示了當前中東局勢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這項潛在的策略轉變,反映出美國政府對於加沙衝突長期化的焦慮,並可能尋求新的突破口。而特朗普的態度,雖然目前只是個人的傾向,但在其政治影響力下,也可能預示著未來美國對以政策的潛在調整。

中東的未來走向充滿未知。美國與哈馬斯的直接對話能否實現,以及特朗普的態度將如何演變,都將對地區和平與穩定產生重要影響。各方勢力之間的互動、地區國家的立場以及國際社會的介入,都將共同塑造中東地緣政治的新格局。在紛繁複雜的局勢中,對話與溝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真正的和平之路依然漫長而艱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