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英國淨移入降至43萬,減幅逾半

告別高速增長:2024英國淨移民人數的深度解析

一場關於數字的靜默變革正在英倫三島發生。當大眾習慣於近年來英國淨移民人數屢創新高的報導,2024年公布的最新數據卻帶來了令人矚目的變化:淨移入人數大幅下降至43萬人,幾乎較前一年減少了近半。這不僅僅是統計數字的波動,更是英國在脫歐後試圖重塑其邊界、調整國家發展航向的一個清晰訊號。這場急踩剎車式的轉變,其背後的動機、具體的措施,以及對英國社會經濟可能帶來的深遠影響,都值得我們深入探討。

揭開數字的面紗:2024英國移民數據總覽

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ONS)於2025年5月22日公布的年度長期遷居數據,2024年英國的淨移民人數(長期遷入減去長期遷出的人數)約為43.1萬人。 這個數字相較於前一年的86萬人,下降了近一半,是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所 recorded 的最大降幅。 需要注意的是,另有資料顯示,截至2024年6月的一年內,英國淨移民人數為72.8萬人,較2023年同期的90.6萬人下降約20%。 數據之間可能因統計時間範圍略有差異,但核心趨勢一致:相較於前幾年的高峰,2024年的淨移民數字呈現顯著下降。

回顧過去幾年,英國的淨移民人數經歷了顯著的增長。特別是在脫歐後,由於新的簽證政策以及全球性的事件(如COVID-19後的經濟復甦和國際人才流動),淨移民人數一度飆升,在2023年達到近100萬人的峰值,這個數字甚至相當於英國第二大城市伯明罕的總人口。 因此,2024年43萬人的數字,不僅較前一年腰斬,更是回到了更接近疫情前水平的狀態,標誌著英國移民格局的一個重大轉折。

急轉直下的曲線:探討淨移民人數下降的原因

造成2024年淨移民人數急劇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核心因素指向了英國政府近期實施及宣布的一系列更嚴格的移民政策。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公告,數據下降的主要原因在於持學習或工作簽證的非歐盟與其他國家的國民遷居英國的人數下降。

具體而言,以下幾個政策調整的影響尤為關鍵:

  • 學生簽證附帶家屬規定的修改: 自2024年1月起,國際研究生(研究型課程除外)不再允許攜帶家屬。 這一政策的影響立竿見影,2024年發給學生家屬的簽證數量較2023年下降了85%。 考慮到過去不少國際學生會攜帶配偶和子女一同前來,這項改變直接減少了透過學生簽證途徑的移民人數。
  • 提高技術工作者簽證的薪資門檻: 自2024年4月11日起,申請技術勞工簽證(Skilled Worker visa)的年收入門檻從先前的26,200英鎊大幅提高至38,700英鎊,增幅近50%。 雖然部分職位(如醫療保健、社會護理、教師等按國家薪資標準劃分的職業)有豁免,但對於許多其他行業而言,這意味著企業必須支付更高的薪資才能聘請海外員工,增加了企業成本,也可能讓部分潛在申請人望而卻步。
  • 限制社會護理工作者攜帶家屬: 英國政府修改規定,禁止國際社會護理工作者攜帶家屬。 這導致2024年發給醫療和社會護理人員的簽證數量較2023年下降了81%。 雖然英國醫療護理領域存在人手短缺,但這項政策顯然是以減少移民總量為優先考量。
  • 申請永久居留門檻的提高: 根據最新發布的《移民白皮書》,申請英國永久居留權的最低居住年限將從五年延長至10年。 這一變化大幅增加了移民在英定居的難度,也可能影響部分人士長期留在英國的意願。
  • 其他收緊措施: 包括提高對移民英語水平的要求、在特定移民通道提高雇傭移民的技能門檻和學歷要求等。 甚至有消息指出,政府正在研究向每名海外留學生徵收新稅的可能性。

這些政策的組合效應,顯然對不同類別的移民構成了更嚴峻的挑戰,最終體現在淨移民人數的顯著下降上。政府希望透過這些措施,確保來英移民是「最優秀的人才」,並更好地服務於英國的國家利益。

政策的影響力:政府緊縮移民政策的解析

英國政府之所以大力收緊移民政策,背後有著複雜的政治和社會考量。近年來,持續高企的移民數字成為英國國內重要的政治議題,引發了關於基礎設施壓力、公共服務負擔、住房短缺以及對本國勞工就業機會影響的爭論。特別是脫歐之後,「奪回邊境控制權」成為一個重要的政治口號,減少移民被視為兌現這一承諾的具體行動。

時任保守黨政府以及目前的工黨政府都明確表達了削減淨移民人數的意願。 他們認為,過去的“開放邊境實驗”導致了過高的移民數字,對英國社會造成了壓力。 因此,透過提高簽證申請的門檻和要求,是希望能夠篩選出更符合英國需求、對社會有更大貢獻的移民。

《移民白皮書》的發布以及隨之而來的政策調整,體現了政府在控制移民方面的決心。將永久居留的居住年限翻倍,直接提高了移民在英國長期定居的難度,這被視為一種「特權」而非「權利」。 對於技術工作者提高薪資門檻,則是希望鼓勵企業優先投資於英國本土勞動力培訓,而不是依賴廉價的海外勞動力。 限制家屬來英,則是在總量上控制移民人數的直接手段。

然而,這些政策也引發了廣泛的討論和擔憂。批評者認為,過度收緊移民政策可能會對英國經濟、特定行業(如醫療保健和社會護理)造成勞動力短缺,影響大學的國際招生,甚至損害英國的國際聲譽。 如何在控制移民總量和維護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之間取得平衡,是英國政府面臨的一大挑戰。

漣漪效應:移民變化對英國社會與經濟的潛在衝擊

淨移民人數的大幅下降,其影響將如同漣漪般擴散至英國社會和經濟的各個層面。

首先,對於英國的勞動力市場而言,尤其是在一些嚴重依賴移民勞動力的行業,如醫療保健、社會護理、酒店餐飲和農業等,可能會面臨更嚴峻的人手短缺問題。 雖然政府希望藉此鼓勵企業培訓本地員工,但這一過程需要時間,短期內可能會對服務供給和質量造成影響。例如,限制社會護理工作者攜帶家屬的政策,已被批評可能加劇英國勞動力短缺的問題。

其次,對英國的高等教育產業也可能產生衝擊。儘管2024年向外國學生發放的簽證數量仍較2019年高出46%,但較2023年已減少14%。 限制研究生家屬來英的政策,可能會降低英國對已婚或有子女的國際學生的吸引力。國際學生不僅為英國大學帶來學費收入,也是重要的研究力量和畢業後的潛在勞動力來源。學生人數的下降可能影響大學的財務狀況和學術生態。

再者,移民的減少可能對經濟增長產生影響。移民往往帶來新的技能、知識和創業精神,為經濟注入活力。尤其是在技術、科學和醫療等領域,移民是重要的創新驅動力。過度限制高技能移民的進入,可能會削弱英國在這些領域的競爭力。雖然政府表示仍歡迎高技能人才,並為特定領域人才提供快速通道,但整體政策的收緊難免會對人才流入產生抑制作用。

此外,移民人數的變化也與住房市場公共服務緊密相關。較高的移民人數會增加對住房的需求,推高房價和租金;同時也對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系統帶來壓力。理論上,移民減少有助於緩解這些壓力,但同時也可能意味著服務部門的潛在工作人員減少,形成新的挑戰。

前瞻未來:英國移民政策的走向與挑戰

展望未來,英國政府似乎會繼續維持並可能進一步收緊移民政策,以實現其削減淨移民人數的目標。 然而,這一過程充滿挑戰。

政治層面上,移民問題在英國國內依然是高度敏感和分裂的議題。政府需要在兌現減少移民承諾和避免對經濟社會造成嚴重負面影響之間走鋼絲。反對黨和部分業界團體可能會持續施壓,要求政府重新評估部分政策的影響。

操作層面上,政策的具體執行和效果仍需時間觀察。例如,提高薪資門檻是否真的能有效鼓勵企業培訓本地員工,而非簡單地導致職位空缺;限制家屬政策是否會讓英國失去具備高潛力的單身人才等,都需要後續的數據和研究來評估。

同時,全球人才競爭日益激烈,其他國家也在積極吸引高技能人才。英國過於嚴格的移民政策可能會讓其在全球人才爭奪戰中處於不利地位。如何在確保邊境控制的同時,繼續吸引和留住所需的人才,是英國政府必須深思的問題。

結語:數字背後的英國圖像

2024年英國淨移民人數的大幅下降,是多重因素交織作用的結果,其中政府政策的調整扮演了關鍵角色。這組數字不僅反映了移民數據本身的變化,更折射出英國在脫歐後努力重新定義自身在全球舞台上的位置,並試圖回應國內對移民問題的關切。

這場數字的變革,對英國社會和經濟的影響正在逐步顯現,並將在未來持續發酵。它可能緩解部分公共服務壓力,但也可能加劇勞動力短缺,影響經濟活力。如何在控制移民與保持國家競爭力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將是英國未來幾年面臨的核心挑戰。這43萬人背後的數字,是一個關於控制、選擇與未來走向的複雜故事,也是觀察後脫歐時代英國的一個重要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