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龍鳳胎下週搬家 觀眾免排隊入場

國寶搬新家:龍鳳胎探索奇幻森林,媽媽享受靜謐時光

香港海洋公園的大熊貓家族一直是眾人矚目的焦點,特別是那對可愛的龍鳳胎「家姐」和「細佬」,牠們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無數粉絲的心。這對小姐弟成長速度驚人,體重都已超過21公斤,從當初的嬌弱寶寶,蛻變成如今充滿活力的小小探險家。為了配合牠們日益旺盛的精力與好奇心,海洋公園特別為這對國寶級的姊弟打造了一個全新的家,並預計在下週二,也就是5月27日,正式安排牠們「搬屋」入住新環境。這不僅是龍鳳胎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也為媽媽「盈盈」帶來難得的「Me Time」,讓她能在擴展後的棲息地享受屬於自己的寧靜時光。

告別舊居:成長的甜蜜負荷

「家姐」和「細佬」自出生以來,主要活動範圍是在「大熊貓之旅」展館的中間區域。這個空間見證了牠們從依偎在媽媽懷中到開始學習爬行、玩耍的每一個珍貴時刻。然而,隨著牠們體能的穩健發展,原有的空間已漸漸無法滿足牠們探索的需求。牠們開始模仿媽媽嘗試啃咬竹葉,雖然目前還未能成功進食,但這份學習的渴望已顯露無遺。對於活潑好動的大熊貓寶寶來說,更大的活動空間和更多元的環境刺激是牠們健康成長不可或缺的元素。

探索新世界:專屬探險樂園

龍鳳胎的新居位於「大熊貓之旅」展館入口附近的高地區域,這個擴展後的棲息地經過精心設計,加入了更高聳的樹木與多變的地形。這一切都是為了激發「家姐」和「細佬」的探索天性與挑戰精神。想像一下,兩隻圓滾滾、毛茸茸的小身影,在模擬自然環境的山坡上學習攀爬,在樹枝間穿梭嬉戲,滑過大石和草坡,展現矯健的身手,這畫面必定趣味盎然,讓人大呼可愛。公園的動物護理團隊也將在展館中間區域設置更多種類的環境豐容物,將其打造成一個充滿樂趣的「遊戲室」,為大熊貓寶寶提供更多身體、感官和認知的刺激,幫助牠們進一步鍛鍊各種生活技能。

媽媽的「Me Time」:共享空間的智慧安排

這次搬遷安排最令人感到窩心的,莫過於為媽媽「盈盈」創造了獨享的高地區域「Me Time」。照顧一對精力充沛的龍鳳胎絕非易事,特別是對於初為熊母的「盈盈」而言。給予她一段不被打擾的個人休息時間,不僅有助於她的身心恢復,也能讓她更從容地享受屬於自己的竹葉大餐,或是在高處靜靜觀察孩子們的玩耍。這種共享空間的智慧安排,既滿足了幼年大熊貓探索的需求,也尊重了成年大熊貓獨居的習性,體現了公園對動物福祉的重視。

觀展新體驗:無需取籌的便利

對於廣大熱切期待一睹大熊貓龍鳳胎風采的市民和旅客而言,這次搬遷也帶來了一個令人振奮的好消息。從5月27日起,到訪「大熊貓之旅」展館,將無需預先領取時間票,觀眾可以直接在展館外排隊入場。這項安排無疑大大提升了參觀的便利性,讓更多人有機會近距離觀賞這可愛的大熊貓一家。過去,受限於展館容量和人流控制,可能需要領取時間票或採取流水式入場,現在取消取籌,意味著遊客可以更靈活地安排行程。雖然展館內可能仍會視乎人流情況進行適度管制,以確保參觀秩序和動物不受過度打擾,但無需定時定點取票,無疑是個值得稱讚的便民措施。

成長的足跡:從依偎到獨立的過渡

目前,九個多月大的「家姐」和「細佬」雖然體重已超過21公斤,但依然依賴母乳或奶粉。然而,牠們對周遭環境的探索慾望日益增強,開始模仿媽媽的行為,例如嘗試啃咬竹葉。這是一個重要的成長信號,預示著牠們正在逐步學習獨立生活所需的技能。搬入更大的、更具挑戰性的新家,正是為了幫助牠們更好地過渡到獨立階段。攀爬樹木、探索複雜地形,這些都是野生大熊貓生存的本能,在人工飼養環境下提供這樣的機會,有助於牠們維持自然行為,促進身心健康。

展望未來:持續的保育承諾

大熊貓龍鳳胎的搬遷,不僅僅是物理空間的轉移,更是海洋公園在大熊貓保育工作上持續投入的體現。為不同成長階段的大熊貓提供最適合牠們生活的環境,是確保牠們健康快樂成長的關鍵。從幼年時期的精心照料,到成長過程中的環境豐容和行為訓練,再到為成年大熊貓提供足夠的獨處空間,每一個環節都凝聚著動物護理團隊的專業知識和無限愛心。同時,透過開放展館,讓公眾有機會近距離接觸和了解大熊貓,也能提升大眾對瀕危物種保育的意識,共同為保護這些珍貴的生命貢獻力量。龍鳳胎的新家,不僅是牠們成長的樂園,也是海洋公園對大熊貓保育長期承諾的一個縮影。下週二,當「家姐」和「細佬」踏入牠們的新天地,展開全新的探索之旅時,無疑將再次點燃人們對大熊貓的熱情,也讓我們看到了希望——在人類的努力下,這些可愛的國寶能夠在更廣闊的天地裡,繼續書寫生命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