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山CLUB ONE會所婚宴店5.25結業潮來襲

「會所式宴會」品牌 CLUB ONE 會所1号 旗下的港島康山分店,即將於5月25日約滿告別。這不僅是單一店舖的結業,更是香港近年「結業潮」下,餐飲及婚宴業面臨嚴峻挑戰的一個縮影。 康山店的謝幕,敲響了警鐘,提醒我們這個與港人生活緊密相關的行業,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與考驗。

「紅色炸彈」靜悄悄? 婚宴市場的光影變幻

結婚,是人生大事,而婚宴作為慶祝的重要環節,承載著無數甜蜜的回憶。 CLUB ONE 會所1号以其「會所式宴會」的獨特概念,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提供有別於傳統酒樓和高檔酒店的選擇,以大眾化價錢提供高質素的婚宴服務。其康山分店,更是港島區重要的婚宴場地之一。然而,這間曾經見證無數新人喜悅的場地,即將在租約期滿後畫上句號。

康山店的結業,或許是多重因素交織下的結果。 首先,租約期滿是直接原因。在香港這個寸金尺土的地方,舖租一直是餐飲業沉重的負擔之一。儘管有觀點認為自2023年起租金成本趨於平穩甚至有下降趨勢,但在核心地段或人流量大的區域,優質商鋪的租金仍然可能逆勢上漲。對於依賴特定地點和場地氛圍的婚宴場所而言,租金議價能力的變化,無疑是影響續約與否的重要因素。

其次,近年香港的社會及經濟環境變化,對餐飲業帶來了顯著影響。疫情期間的限聚令,對婚宴這種聚集性活動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雖然疫情過去,但婚宴市場並未完全恢復元氣。有報道指出,自2023年起,香港餐飲業整體業績持續承受壓力,許多店舖關門停業。這種「結業潮」反映了整體消費市場的疲軟。

再者,港人北上消費的趨勢,也分流了部分本地餐飲消費。雖然婚宴的性質與日常餐飲有所不同,但整體消費力的轉移,間接影響了餐飲業界的生態,也可能讓部分新人考慮其他成本效益更高的婚禮方案,例如到外地舉行婚禮。

婚宴市場的未來:挑戰與轉機並存

康山店的結業,無疑為香港的婚宴市場帶來了一絲陰霾。然而,這是否意味著婚宴業的末日? 答案或許是否定的,但轉型和應變是必然的。

從挑戰來看,除了上述的租金、經濟環境和北上消費因素,婚宴業還面臨人力資源短缺、食材成本上升以及市場競爭激烈等問題。招聘困難,尤其是廚師和服務員等專業人才的流動性高,增加了營運成本和不穩定性。同時,食材價格的波動,特別是進口食材,也壓縮了利潤空間。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要吸引新人和脫穎而出,需要不斷創新和提升服務質量。

然而,挑戰中也蘊藏著轉機。正如CLUB ONE 會所1号自身所強調的「會所式宴會」概念,差異化和主題化是吸引消費者的重要手段。相較於傳統酒樓或大型酒店的標準化模式,提供獨特場地、個性化服務和創意主題的婚宴場所更能滿足現代新人對婚禮獨特性和儀式感的需求。例如,CLUB ONE 曾推出以法國、英國及日本為主題的婚宴場地,迎合新人舉行海外婚禮的夢想。這種「體驗型消費」正是香港餐飲業未來發展的方向之一。

此外,小型婚禮和證婚儀式近年來也越來越受歡迎。相較於大排筵席,小型婚禮更注重精緻、溫馨和個性化。這為婚宴場地提供了新的市場機遇,可以開發更多適合小型規模的場地和服務方案。

「結業潮」下的餐飲業生態

CLUB ONE 康山店的結業,只是香港近年「結業潮」中的一個例子。這股「寒冬」席捲了不同類型的餐飲企業,包括老牌酒樓和連鎖品牌。多種因素疊加,讓餐飲業的經營環境異常艱難。

高昂的營運成本是首要難題。租金雖然有波動,但在優質地段仍居高不下。員工薪酬更是成為許多餐飲企業最大的成本壓力。疫情後的勞動力市場變化,使得招聘更加困難,進一步推高了人工成本。

市場需求的變化也是關鍵因素。除了北上消費的影響,本地消費者的消費模式和偏好也在改變。傳統餐飲業態如果缺乏創新,難以吸引年輕消費者。同時,市場結構的兩極分化,高端餐飲和特色小店可能更有競爭力,而處於中間地帶的餐飲企業面臨更大壓力。

政策和法規也對餐飲業構成影響。食品安全、環保等方面的法規,增加了餐廳的合規成本和負擔。

寒冬中的自救與前行

面對嚴峻的經營環境,餐飲企業需要積極應對,尋找生存和發展之道。

首先,控制成本是當務之急。除了租金和人工,食材成本、能源消耗等方面也需要精打細算。通過優化採購流程、提高營運效率、減少浪費等方式,降低營運成本。

其次,創新和差異化是吸引消費者的重要手段。不斷推出新的菜品和服務,提升顧客體驗,打造獨特的品牌形象,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例如,有餐廳在疫情期間推出平價飯盒惠民,嘗試新的經營模式。

再者,提升數字化和線上業務能力也是大勢所趨。通過社交媒體、外賣平台等渠道,擴大品牌影響力,開拓新的銷售渠道。雖然外賣不能完全取代堂食體驗,但在特定時期和針對特定客群,外賣業務可以作為重要的補充。

此外,加強與消費者的互動和溝通,建立良好的客戶關係,提高顧客忠誠度,也是應對挑戰的有效策略。

結語:潮起潮落,市場永續

CLUB ONE 會所1号 康山店的結業,是香港餐飲業「結業潮」中的一個具體案例。它反映了在當前的經濟和社會環境下,餐飲企業所面臨的諸多挑戰。然而,市場的潮起潮落是常態,有結業,也必然會有新的機會和新的參與者出現。

婚宴作為一個特殊的餐飲細分市場,雖然面臨短期壓力,但其承載的情感價值和社會需求依然存在。未來的婚宴市場,將更加注重個性化、體驗感和靈活性。能夠緊隨市場變化,不斷創新和調整經營策略的企業,才能在這場變革中立於不敗之地。

對於整個香港餐飲業而言,這波「結業潮」是洗牌,也是重塑。它迫使行業重新審視自身的經營模式和發展方向。那些能夠適應新環境、滿足新需求的企業,將在市場中找到新的生機。而政府和相關機構,也應研究和推出有針對性的政策和措施,協助業界解決困難,共同推動香港餐飲業的持續發展。

康山店的謝幕,提醒我們珍惜每一個仍在努力經營的餐飲場所,因為它們不僅提供食物,更承載著香港獨特的城市記憶和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