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翠如產後首亮相 自曝記憶力驟降趣事多

重啟人生記憶體:黃翠如的產後迷糊告白

新手媽媽的光環總是耀眼,伴隨著甜蜜的負荷與全新的生活節奏。當知名藝人黃翠如在產後首度公開亮相,除了大方分享升格人母的喜悅,她更毫不諱言地揭露了一個許多新手媽媽心有戚戚焉的「副作用」——記憶力下降。一句「會突然唔記得嘢」,輕描淡寫地道出了無數女性在經歷生產與育兒過程中的真實寫照,引發廣大迴響。這不僅是明星的個人經歷分享,更是一個值得我們深入探討的普遍現象:為何生了孩子,大腦彷彿也跟著「斷片」了?

初為人母的真實挑戰

黃翠如這次產後復出的首個公開活動,吸引了眾多目光。她與好友洪永城一同現身,臉上洋溢著幸福,但同時也坦承了產後身體上的各種不適,包括手部痛症以及曾受脫髮困擾等問題。 而其中最讓她感到困擾,也最引起大家共鳴的,莫過於記憶力的顯著衰退。那種「會突然唔記得嘢」的狀態,讓過往那個條理分明的她,在面對瑣事時顯得有些手足無措。

這種突如其來的健忘,並非個案,更非無病呻吟。醫學界早有「媽媽腦」(Momnesia)或「孕婦健忘症」的說法,描述女性在懷孕期間及產後出現的記憶力、專注力下降等認知功能變化。 黃翠如的坦誠分享,無疑是為這個常被戲稱為「一孕傻三年」的現象,提供了一個具體的名人案例,讓更多人正視其普遍性與真實性。

「媽媽腦」的科學解密

那麼,為何成為媽媽後,大腦會變得不那麼「靈光」了呢?這背後涉及生理與心理等多重因素的複雜作用。

首先,荷爾蒙的劇烈變動是關鍵推手。從懷孕到生產,女性體內的雌激素、黃體素等荷爾蒙水平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些荷爾蒙不僅影響身體的生理機能,也會對大腦的神經傳導物質和神經迴路產生影響,進而影響記憶和認知能力。特別是生產時大量分泌的催產素,雖然有助於母嬰連結,但也可能對記憶力產生暫時性影響。

其次,睡眠嚴重不足是另一個主要原因。新手媽媽的生活節奏完全被寶寶打亂,頻繁的夜間餵奶、換尿片,讓擁有連續且充足的睡眠成為奢望。 長期的睡眠剝奪會顯著影響大腦的記憶鞏固和信息處理能力,讓人白天精神不濟、注意力難以集中,自然也就容易忘東忘西。

此外,生活重心的轉移與隨之而來的壓力和焦慮也不容忽視。 一個新生命的到來,意味著生活模式的徹底改變,所有注意力都聚焦在寶寶的需求上。 大腦為了適應這種全新的「任務」,會將資源優先分配給與育兒相關的信息處理,而相對忽略其他事物。同時,新手媽媽肩負的巨大責任和隨之而來的壓力,也可能加劇記憶力問題。 精神科醫生曾指出,大約有七、八成產後婦女因生理及環境因素影響,導致記憶力出現狀況。 嚴重的個案甚至可能與產後抑鬱或焦慮症有關。

從迷糊到從容:應對「媽媽腦」

黃翠如的「無記性」告白,提醒我們「媽媽腦」是一個真實且普遍的挑戰,而非個人的失職或變笨。面對這個暫時性的過渡階段,新媽媽們可以嘗試一些方法來緩解和應對:

首先,善用工具輔助記憶。利用手機提醒、行事曆、便利貼等,將重要事項記錄下來,減少遺忘的機率。 養成整理物品的習慣,將常用物品放在固定位置,也能減少翻找的困擾。

其次,盡可能爭取休息時間。雖然知易行難,但充足的睡眠對於恢復大腦功能至關重要。 在寶寶睡覺時盡量跟著休息,或請家人分擔照顧責任,給自己爭取連續睡眠的時間。

飲食和適度運動也有助於改善記憶力。均衡飲食,特別是攝取富含Omega-3脂肪酸、維生素B族和抗氧化物的食物,有助於支持大腦健康。 適度的運動,如散步或瑜伽,可以促進腦部血液循環,提升注意力和記憶力。

最重要的是,給予自己足夠的理解和耐心。認識到「媽媽腦」是一個正常的生理過程,而非個人缺陷。 接受自己的迷糊時刻,不要過度自責或焦慮。與家人朋友傾訴自己的感受,獲得支持和理解,也能有效減輕心理壓力。

母愛的印記與生命的蛻變

黃翠如這次坦誠分享產後記憶力下降的經歷,不僅拉近了她與大眾的距離,更為所有正在經歷或即將經歷生產的女性提供了一份溫暖的提醒。那種「會突然唔記得嘢」的迷糊,或許是新手媽媽身上一個獨特的印記,記錄著生命中最為忙碌、也最為甜蜜的蛻變。

每一個遺忘的瞬間,可能都伴隨著對新生兒無微不至的關愛;每一個反應變慢的時刻,也許都是因為大腦正在努力適應並儲存海量的育兒新知識。當我們笑談「媽媽腦」的趣事時,更應看見其背後隱藏著的母愛的偉大與無私的付出。這段記憶有些模糊的時光,或許正是生命中一段最為深刻的旅程。

黃翠如的分享,讓我們看到一個更真實、更全面的新手媽媽形象,她們有喜悅,也有挑戰;有光鮮亮麗的一面,也有不為人知的辛苦。正是這些真實的告白,串聯起所有母親的共同經驗,讓我們更懂得理解、包容和支持每一位走在育兒路上的女性。記憶或許暫時缺席,但母愛的光輝永不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