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救援告急:物資貨車每日僅5輛,飢餓家庭暴增六成

燃眉之急:加沙物資運送面臨的嚴峻挑戰

加沙地帶的人道主義危機正不斷加劇,物資運輸是維持當地居民生存的生命線,然而,現實情況卻令人憂心。近三個月來,援助物資的運送面臨嚴重阻礙,每天僅有極少數量的貨車得以進入,遠遠無法滿足當地兩百多萬居民的基本需求。救援機構對此深表憂慮,指出這種情況導致許多家庭難以獲得新鮮食物,甚至面臨飢餓的威脅。

杯水車薪的援助

近期,以色列在持續十一週的封鎖後,允許少量援助物資進入加沙。然而,聯合國方面形容這僅僅是「滄海一粟」。根據以色列官方機構Cogat的數據,僅有五輛載有嬰兒食品和其他急需物資的聯合國貨車獲准通過凱雷姆沙洛姆(Kerem Shalom)過境點進入加沙。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廳(OCHA)表示,另有四輛貨車也獲得批准,預計隔日進入。

然而,與戰前每天約五百輛貨車的運量相比,這五輛貨車的數量顯得微不足道。 即使是與三月份停火期間每天約六百輛貨車的運量相比,目前的物資運送量也相差甚遠。 聯合國強調,加沙每天至少需要五百輛援助貨車才能滿足當地居民的基本需求。

雪上加霜的困境

長期的封鎖和有限的物資運送,對加沙地帶的糧食安全造成毀滅性影響。糧食安全專家發出警告,加沙面臨迫在眉睫的飢荒風險,並指責以色列將飢餓作為戰爭武器。 根據綜合糧食安全階段分類(IPC)的數據,加沙近九成六的人口面臨嚴重的糧食短缺,超過四十九萬五千人面臨飢餓威脅。 IPC的最新報告更指出,加沙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即五十萬人,面臨飢餓。

特別是在加沙北部地區,兩歲以下兒童的急性營養不良率高達百分之十五點六,這意味著每六名兒童中就有一名面臨急性營養不良的風險。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表示,兩歲以下兒童中有九成、孕婦和哺乳期婦女中有九成五面臨嚴重的食物貧困,她們攝取的食物種類極少,且營養價值低。 許多家庭被迫限制用餐次數和份量,甚至百分之六十四的家庭每天只吃一餐。

救援機構的呼籲與困境

面對如此嚴峻的局勢,救援機構不斷呼籲立即大幅增加進入加沙的援助物資。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廳負責人湯姆·弗萊徹(Tom Fletcher)表示,雖然允許有限援助進入是一個「受歡迎的進展」,但这只是「滄海一粟」,需要更多援助進入加沙。 聯合國秘書長發言人斯特凡·杜雅里克(Stephane Dujarric)也重申,進入加沙的援助量「遠遠不夠」。

然而,除了物資進入數量不足,救援機構在加沙內部的分發工作也面臨挑戰。杜雅里克表示,由於天色已晚和安全問題,獲准進入的援助物資無法在指定區域被提取。 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UNRWA)是加沙地帶最大的援助提供者,其在加沙的援助工作至關重要。 然而,自三月二日以來,以色列關閉了所有進入加沙的過境點,導致包括UNRWA在內的救援機構的物資無法進入。 儘管UNRWA表示將繼續在加沙開展工作,但面臨以色列的禁令以及對其工作人員的指控,其運作受到影響。

國際社會的壓力

加沙嚴峻的人道主義局勢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英國、法國和加拿大領導人發表聯合聲明,認為以色列允許基本食物進入加沙的決定「完全不夠」,並威脅如果以色列不停止軍事行動並解除對人道援助的限制,將採取進一步具體行動。 包括澳洲、加拿大、丹麥、芬蘭、法國、德國等二十二個捐助國也發表聯合聲明,敦促以色列「立即允許全面恢復援助進入加沙」。

法國外交部長表示,以色列放寬人道援助進入加沙的措施「不夠充分」,並警告以色列必須停止新的軍事行動。 美國也對以色列施壓,促使其允許更多援助進入,以避免出現「飢餓景象」。 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表示,允許「最低限度」的食物進入是迫於盟友的壓力。

未來的展望

以色列方面表示將在未來幾天內促進數十輛援助貨車進入,並計劃建立由以色列軍方確保安全的援助分發中心。 然而,聯合國機構和援助組織對此計劃表示拒絕,認為這無法滿足足夠人口的需求,並違反人道主義原則。

目前,雖然少量援助得以進入,但與實際需求相比仍是遠遠不足。加沙的人道主義危機仍在持續深化,當地居民急需大量的食物、水、藥品和燃料等基本物資。在軍事行動持續、過境點限制存在以及救援機構面臨挑戰的情況下,確保足夠援助及時、安全地送達急需人群,仍然是擺在國際社會面前的嚴峻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