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首談合法網約車 推動多元出行新格局

在香港這座繁忙的都市,交通是維繫城市脈搏的關鍵。長期以來,的士作為主要的點對點交通工具,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然而,隨著科技的發展和市民出行習慣的改變,網約車的需求日益增加,卻也引發了與傳統的士行業之間複雜的矛盾。近期,香港特首李家超首次提及「合法網約出租車」,這不僅是一個新的詞彙,更被視為政府為打破僵局、為的士以外的網約車發牌鋪路的重要信號。這一步棋,能否為香港的交通出行帶來新的氣象?本文將深入剖析這一政策方向的潛在影響與挑戰。

行走的城市脈絡:的士與網約車的百年糾葛

香港的士的歷史悠久,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然而,隨著時代變遷,的士服務質素參差不齊、「黑的」問題時有發生,令不少市民和旅客感到不滿。網約車平台的出現,以其便捷、透明和相對穩定的服務,迅速贏得了部分市場份額,為市民提供了新的出行選擇。這種新舊模式的碰撞,導致的士業界感到生存空間受到擠壓,與網約車(尤其俗稱「白牌車」的非法載客取酬車輛)之間的矛盾日益激化,甚至出現了「放蛇」抓「白牌車」司機,以及的士業界計劃罷工的事件。特首李家超在回應相關爭議時強調,政府的立場清晰,就是要改善的士服務、規管網約車、打擊非法「白牌車」經營,並認為任何激烈行動都無法解決問題。

「合法網約出租車」:政策破冰的新嘗試

在這樣的背景下,李家超首次提出「合法網約出租車」的概念,無疑是政府在尋求解決方案上的新嘗試。這表明政府正積極研究在現有法律框架下,如何為網約車平台及其車輛提供合法身份。根據運輸及物流局的研究,認為有需要立法規管網約車平台,確保平台下提供的運輸服務合法合規,為市民帶來安全便捷的交通服務。 政府的目標是今年內訂定規管框架並諮詢立法會,以盡早立法。

引入「合法網約出租車」,可以被視為政府對市民對點對點交通服務需求增長的正面回應。現時全港約19%的點對點交通需求尚未被滿足,顯示網約車平台確實有市場。 透過發牌規管,政府可以更有效地管理網約車平台及司機,確保服務質素和乘客安全。例如,可以要求網約平台及其司機領取牌照,並確保所有行程受保險保障,以及對司機進行背景審查和車輛檢查。 這種規管模式,有助於將現時部分遊走於灰色地帶的網約車營運納入法規,減少「白牌車」帶來的安全隱患和不公平競爭問題。

挑戰與前路:平衡各方利益的藝術

然而,為的士以外的網約車發牌鋪路,絕非易事,其中最大的挑戰在於如何平衡傳統的士行業與新興網約車之間的利益。的士業界擔心網約車合法化會對其生計造成嚴重衝擊,畢竟的士牌照的成本高昂,且數量長期鎖定。 如何在引入競爭的同時,保障的士業界的合理權益,是政府必須審慎考慮的問題。

政府在推動的士服務改革方面已有所行動,例如推出的士車隊制度,希望透過有效的車隊管理提升的士服務水平。 然而,的士車隊的組建面臨招聘司機難和車輛不足等困難,進展並不如預期。 這也凸顯了在改革現有體制的同時,引入外部競爭的必要性。

有學者建議,可以參考其他城市的經驗,例如深圳,採取分階段開放網約車市場的策略,逐步批出網約車牌照,以減輕對的士業界的衝擊。 同時,可以考慮發放的網約車牌照僅限個人持有,且車主需為主要司機,打破現有車行壟斷租車市場的生態,保障司機收益。 此外,也有聲音建議考慮讓持有的士牌的人士選擇,以一個的士牌照交換一定數量的網約車牌,作為等價交換,令業界滿意。

規管網約車平台,除了發牌問題,還需考慮如何建立有效的監管機制。網約車平台應當承擔起確保其司機和車輛符合法規的責任,並提供透明的價格和行程資訊,以及建立乘客回饋機制,以提升整體服務質素。

邁向智慧出行:共融共贏的未來

李家超首次提出「合法網約出租車」,是香港交通出行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這不僅是對現有矛盾的回應,更是對未來智慧出行模式的探索。規管網約車並非要取代的士,而是希望透過引入競爭和提升服務,為市民提供更多元化、更優質的點對點交通選擇。正如許多地方的經驗所示,的士與網約車是可以並存,並且可以互為補充的出行方式。

政府的決心改革多年累積的問題,為的士和出租車提供合法的網約服務,這是一個複雜且充滿挑戰的過程,需要政府、的士業界、網約車平台以及廣大市民共同努力,理性溝通,尋求最大公約數。 透過立法規管,建立公平競爭的環境,同時鼓勵業界提升服務質素,香港的點對點交通才能真正邁向更安全、便捷、高效的未來,讓這座城市的脈絡更加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