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前列腺癌警示|3類港男高風險滿50歲應篩查

近年來,前列腺癌(又稱攝護腺癌)這個詞彙,似乎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近。當公眾人物如美國前總統拜登被診斷出前列腺癌,並有擴散情況,更容易引起大家的關注與討論。這不禁讓人反思,這個在香港男性常見癌症中位列第三位的疾病,究竟離我們有多遠?它又悄悄地影響著多少家庭?

前列腺,這個男性獨有的核桃般大小的腺體,位於膀胱下方,包圍著尿道,主要功能是製造精液。 然而,隨著年齡增長,它也可能成為潛藏健康危機的源頭。

無聲的來襲:前列腺癌的真面目

前列腺癌的難纏之處在於,早期往往沒有明顯的症狀。許多患者在初期可能完全沒有察覺異狀,或是將一些早期病徵誤認為是年齡增長導致的前列腺增生(即良性前列腺肥大)。這就像一位隱形的訪客,在你不經意間悄悄潛入。

當腫瘤逐漸長大或開始擴散時,才可能出現一些讓人警覺的信號:

  • 小便次數頻繁,尤其是晚上。
  • 排尿困難,尿流變得緩慢、細弱或中斷。
  • 排尿時感到疼痛或灼熱。
  • 小便或精液帶血。
  • 腰背、盆骨或大腿位置持續疼痛,這可能意味著癌細胞已經擴散至骨骼。

然而,這些症狀並非前列腺癌獨有,許多前列腺的良性問題也可能引起類似症狀,這正是容易讓人混淆的地方。

誰是高風險群?揭開潛在的危險因子

雖然前列腺癌的確切成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確,但醫學研究已經識別出一些可能增加患病風險的潛在因素,這些因素提醒著特定族群應更加留意自身健康:

  • 年齡:這是最重要的風險因素。 前列腺癌患者以年長男性居多,三分之二的患者在65歲以上,50歲以下的個案非常少見。
  • 家族史:如果直系親屬(如父親、兄弟或兒子)曾患上前列腺癌,個人的患病風險會顯著增加。
  • 種族及飲食習慣:有趣的是,西方國家男性的風險較亞洲人為高。 這可能與傳統西式的高脂飲食有關,例如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特別是紅肉和加工肉類,被認為會增加前列腺癌的風險。
  • 肥胖和缺乏運動:研究顯示,肥胖與前列腺癌風險有關,而長期缺乏運動也可能增加患病機會。
  • 炎症:前列腺炎或其他前列腺炎症可能增加前列腺癌風險。

了解這些風險因素,並非要製造恐慌,而是希望提高大家的警覺性,尤其是身處高風險類別的人士,更應積極關注前列腺健康。

及早偵測:莫讓「無聲殺手」得逞

正因為前列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定期檢查便成為及早發現的關鍵。許多醫學界人士建議,男性從50歲起,即使沒有任何症狀,也應考慮定期進行前列腺癌篩檢。對於有家族史或其他高風險因素的人士,更應提早與醫生商討檢查的必要性和時間。

目前,前列腺癌的篩查方法主要有兩種:

  • 肛門指檢(DRE):醫生會戴上手套,用手指經肛門探入直腸,檢查前列腺的大小、形狀和質感是否有異常。 然而,這種方法的準確性受醫生經驗影響,而且有約一半的患者在指檢中未能發現異常。
  • 前列腺特異抗原(PSA)血檢驗:這是一個簡單的血液檢查,測量血液中PSA的水平。 PSA是由前列腺自然產生的物質,正常情況下血液中含量較低。 PSA水平升高可能意味著前列腺存在問題,包括癌症。 不過,PSA升高也可能由前列腺肥大或炎症引起,並非完全準確,約有四分之三PSA水平高的男士並沒有患上前列腺癌。 同時,約四分之一的患者PSA水平可能正常。

鑑於PSA測試的局限性,近年來也出現了一些新的診斷技術,例如前列腺健康指數(PHI)血清檢查,結合多種指標以提高準確性。另外,磁力共振掃描(MRI)也被用於評估前列腺內是否有腫瘤或陰影,並可與活組織檢查的超聲波影像融合,提高活檢的準確度。

如果初步檢查發現異常,醫生會建議進一步的檢查來確診,其中最準確的方法是活組織檢查(Biopsy)。 在超聲波或其他影像導引下,醫生會從前列腺抽取組織樣本送往化驗,以確定是否存在癌細胞及其惡性程度。 活檢過去多經直腸進行,有感染風險,現時經會陰進行的活檢方式可減低風險。

積極應對:治療與生活方式的調整

一旦確診前列腺癌,切勿灰心。隨著醫學的進步,現時有多種治療方案可供選擇,醫生會根據癌症的分期、惡性程度、患者的年齡和整體健康狀況等因素,制定最適合的治療計劃。

治療方法包括:

  • 積極監察:對於一些低風險的早期前列腺癌,由於生長緩慢,醫生可能會建議定期觀察,暫不進行治療,以避免不必要的治療副作用。
  • 外科手術:透過手術切除前列腺,是最常見的根治性治療方法之一。 現時微創機械臂手術的應用,能提高手術的精準度。
  • 放射治療(電療):利用高能量射線殺死癌細胞。
  • 荷爾蒙治療(激素治療):前列腺癌的生長與男性荷爾蒙有關,透過藥物或手術降低男性荷爾蒙水平,可以抑制癌細胞生長。
  • 化學治療:使用抗癌藥物殺死癌細胞,多用於已擴散的前列腺癌。

除了醫療介入,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預防和控制前列腺癌的重要一環:

  • 健康飲食:多吃蔬果、全穀類食物,減少攝取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特別是紅肉和加工肉類。 有研究顯示,一些食物如番茄、紅石榴等含有抗氧化物,可能對前列腺健康有益。
  • 規律運動:適量的有氧運動有助於降低患癌風險。
  • 控制體重:維持健康的體重範圍。
  • 戒煙少酒:吸煙和過度飲酒可能增加風險。

結語:正視健康,掌握主動權

前列腺癌並非不可戰勝的敵人。儘管早期症狀不明顯,但透過提高對疾病的認識、了解自身風險因素,並在適當年齡或出現警示症狀時及時接受檢查,我們便能及早發現,掌握治療的黃金時機。 正視前列腺健康,定期體檢,調整生活方式,這是每一位男性為自己築起健康防線的重要步驟。不要因為諱疾忌醫或心存僥倖而錯過最佳的治療機會,積極面對,才能更有信心地走向健康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