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就職聖伯多祿廣場盛大舉行 良十四世親臨現場

聖伯多祿廣場的歷史新頁:教宗良十四世就職彌撒的深度剖析

聖伯多祿廣場,這片由貝尼尼巧手打造、如母親雙臂環抱的宏偉空間,自古以來便是天主教會的中心舞台,見證了無數重要的歷史時刻,從教宗選舉到封聖典禮,再到教宗的就職彌撒,這裡承載著信仰的重量與歷史的厚度。如今,隨著新任教宗良十四世的就職彌撒在此舉行,這片廣場再次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翻開了教會史上的嶄新一頁。

聖伯多祿廣場的迴響

聖伯多祿廣場不僅是建築的傑作,更是信仰的象徵。廣場的橢圓形設計與兩旁的柱廊,彷彿伸開的雙臂,歡迎著來自世界各地的信徒和遊客。這裡曾是聖伯多祿殉道的地方,如今則成為教宗作為「伯多祿繼承人」展開牧職的起點。歷任教宗的就職彌撒都在此舉行,每一次都吸引成千上萬的人潮,共同見證這一歷史性的時刻。

教宗就職彌撒充滿了豐富的象徵意義,每一個儀式都承載著深厚的歷史與神學內涵。雖然自若望保祿一世以來,教宗就職典禮不再包含有著820年歷史的加冕禮,取而代之的是一場隆重的就職彌撒,但其中的核心元素和象徵意義依然延續至今。

良十四世的牧職啟程

根據報導,美國籍的新任教宗良十四世於5月18日在聖伯多祿廣場舉行了就職彌撒,正式展開他作為天主教會第267任教宗的牧職生涯。 這場彌撒吸引了數萬名信眾、多國政要及歐洲皇室成員出席觀禮。就職彌撒通常在教宗當選後的一週內舉行,標誌著新任教宗任期的正式開始。

就職彌撒的程序具有特定的儀式安排。根據慣例,新任教宗在彌撒開始前會先前往聖伯多祿大殿內、祭壇下方的聖伯多祿墓前祈禱。 這是為了強調教宗作為聖伯多祿繼承人的身份以及與這位首位宗徒的連結。 在此,兩位執事會從放置在聖伯多祿墓旁的聖髑盒中取出象徵教宗牧職權力的信物:羊毛肩帶(Pallium)和漁人權戒。

象徵牧職的信物

羊毛肩帶和漁人權戒是教宗就職彌撒中的重要信物,它們各具深意。羊毛肩帶是一條由羊毛製成的狹長帶子,上面繡有十字架,披在教宗的肩膀上,象徵著教宗是善牧,肩負著帶領羊群(教會)的責任。 這項傳統可以追溯到四世紀。 漁人權戒則是一枚金色的戒指,上面刻有聖伯多祿撒網捕魚的圖像。 這枚戒指代表著教宗作為「漁人的漁夫」,蒙召去捕獲人靈。 每一任教宗的漁人權戒都是特別鑄造的,在教宗逝世後會被銷毀,象徵著任期的結束。

在聖伯多祿墓前祈禱並取出信物後,教宗會與東方禮天主教會的宗主教們一同遊行前往聖伯多祿廣場上的祭壇,準備舉行彌撒。 遊行隊伍中會詠唱《皇家讚歌》(Laudes Regiae),這是一首古老的禮儀歌曲,旨在祈求聖人的代禱,特別是歷任聖教宗、殉道者和羅馬教會的聖人。

就職彌撒的莊嚴時刻

就職彌撒本身是一場莊嚴的感恩祭。彌撒中的讀經選材具有特殊意義,通常會包含依撒意亞先知書、聖詠、伯多祿前書和若望福音的部分章節,這些經文都與教會的基礎、伯多祿的使命以及牧職的意義相關。 值得注意的是,就職彌撒中的福音通常會以希臘文和拉丁文兩種語言宣讀,以此強調教宗是普世教會的牧者,涵蓋東方禮和拉丁禮教會。

在彌撒中,一個核心的儀式是「致敬和服從的行為」(Act of Homage and Obedience)。 在過去,所有的樞機都會向新任教宗下跪並表達服從與忠誠,但近年來這項儀式有所簡化。 例如,教宗本篤十六世的就職典禮中,有12位代表不同群體的教會成員(包括樞機、主教、司鐸、執事、男女修會會士、已婚夫婦以及年輕的領堅振者)向他表達服從。 教宗方濟各的就職典禮中,則是由六位樞機代表向他表達服從。 這個儀式象徵著整個天主教會對新任教宗權威的承認與接納。

彌撒中,新任教宗會發表講道(Homily),闡述他對牧職的理解以及未來施政的方向。 教宗的講道內容往往會為其整個任期定下基調,並向全世界傳達他的牧靈關懷與優先事項。 例如,教宗方濟各在他的就職講道中強調了服務、溫柔和保護的概念,呼籲大家關懷受苦的人和整個受造界。

聖伯多祿廣場 beyond 彌撒

聖伯多祿廣場除了是教宗就職彌撒的舉辦地,也是許多其他重要活動的場所。這裡舉行過教宗的葬禮、封聖典禮、主日奉獻日的天皇后喜樂經(Regina Caeli)或三鐘經(Angelus)祈禱,以及其他特殊的祝福和露面活動。 每當教宗在梵蒂岡宗座宮的窗口向聚集在廣場上的信眾致意時,這裡便成為聯繫教宗與普世教會的橋樑。

對許多人而言,親臨聖伯多祿廣場參與教宗就職彌撒,不僅是見證歷史,更是一次深刻的信仰體驗。在這個神聖的空間裡,人們共同祈禱、聆聽教宗的教誨,感受著普世教會的共融與活力。廣場上的巨大螢幕和音響系統,確保了即使是聚集在外圍的民眾也能參與其中。

結語:歷史的傳承與未來的展望

教宗良十四世在聖伯多祿廣場舉行的就職彌撒,是在延續千年傳統的同時,也開啟了天主教會的新篇章。就職典禮中的每一個細節,從聖伯多祿墓前的祈禱到象徵信物的授予,再到全體會眾的參與,都深刻地體現了教宗牧職的連續性、普世性以及與宗徒之長的連結。 聖伯多祿廣場作為這一切的發生地,不僅是一個地理空間,更是一個充滿信仰力量和歷史記憶的神聖場所。 隨著良十四世的牧職正式啟動,全世界的天主教徒都將目光投向羅馬,期盼著新任教宗帶領教會走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