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朗攸壆路2100公屋加急派匙,千戶居民喜迎新家

與劏房告別:元朗攸壆路簡約公屋的全新開始

引頸期盼的曙光

對於許多長期輪候傳統公屋的家庭,尤其是居住在惡劣劏房環境的基層市民來說,簡約公屋無疑是一道引頸期盼的曙光。元朗攸壆路簡約公屋項目,作為首個竣工並開始入伙的簡約公屋項目,其進展備受關注。這裡不僅提供了一個遮風避雨的居所,更承載著改善生活、向上流動的希望。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多次強調簡約公屋的重要性,並親力親為,展現對項目的重視。從與即將入伙的居民一同在公共空間繪製壁畫,到視察工程進度,都顯示出政府希望盡快兌現承諾,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適切居所的決心。而她提到的「每個流程加急」,更是體現了政府加速推進項目、縮短輪候時間的努力。

攸壆路項目:規模與進度

元朗攸壆路簡約公屋項目總共提供2156個單位,分為南北兩區,共有10座。項目單位類型多元,包括1至2人單位及3至4人單位,以滿足不同家庭的需要。南區已於3月28日開始分階段入伙,而北區則於5月6日起陸續安排居民入住。房屋局曾預計南區可於4月底完成入伙,雖然實際進度稍有落後,截至5月初有超過800戶入伙,佔總數約八成,但整體入伙工作仍在積極推進中。截至今年5月初,元朗攸壆路項目已有超過800戶已入伙,以總單位數2,156個計算,現時入住率超過37%。

何永賢局長指出,雖然攸壆路項目在3月28日才開始派發鎖匙,對首季的公屋綜合輪候數據影響暫未顯著,但簡約公屋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3.3年,比一般申請者的5.3年有明顯縮短,這證明簡約公屋確實能協助基層市民提早改善居住環境。

告別劏房:生活改善的真實寫照

對於成功獲編配攸壆路簡約公屋的居民來說,這裡不僅是新居,更是新生活的起點。許多居民此前長期居住在環境惡劣、租金高昂的劏房。例如,有居民一家四口蝸居在元朗一個約200平方呎的劏房,月租連水電費高達七、八千元,丈夫甚至只能睡在地上。搬入簡約公屋後,租金大幅下降至不足2000元,居住空間變大,孩子也有了更多的活動空間。 另一位鄒太一家八口擠在荃灣約300平方呎的劏房,月租高達1.2萬元,廚廁合一,生活非常不便。搬到攸壆路後,她與丈夫及兩名子女的新單位面積更大,空氣質素更好,月租只需約1600元,節省下來的錢可以用於子女的補習和興趣班。

這些真實的個案,生動地呈現了簡約公屋為基層家庭帶來的改善。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表示,簡約公屋的兩三年租住期,期望能成為居民人生和家庭的重要轉折點,協助他們進行人生規劃,改善健康和家庭狀況。 她更引述過渡性房屋的成功例子,有居民因為節省租金而成功儲到首期,最終搬入居屋,鼓勵簡約公屋的居民也能藉此機會向上流動。

配套設施與生活便利

攸壆路簡約公屋項目除了提供基本居住單元,也考慮到居民的生活所需,規劃了多項配套設施。邨內設有超市、便利店、自助洗衣店等,滿足居民的日常購物和生活需求。 此外,項目還規劃了公共空間,例如籃球場和單車徑附近的活動空間,讓居民有休閒和運動的場所。 為了方便居民出行,項目設有公共運輸服務總站,有巴士和小巴路線連接元朗市中心、上水和大欖隧道轉車站,雖然班次約20至30分鐘一班,但居民表示影響不大,可以提早起床應對。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確保安全,簡約公屋及過渡性房屋不允許使用明火煮食,居民需使用電磁爐。 項目營運機構也積極與社會各界合作,例如中電向簡約公屋及過渡屋基層家庭贈送電磁爐,為居民解決部分生活開支。 營運機構還考慮優先聘請簡約公屋居民擔任保安、設施管理等職位,增加居民的就業機會。

未來展望與挑戰

簡約公屋作為解決短期房屋供應不足的策略,其興建速度和改善基層住戶生活環境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然而,簡約公屋的租住期通常只有兩三年,之後居民仍需輪候傳統公屋。 如何確保簡約公屋的租戶在租住期滿後能順利過渡到傳統公屋或其他長期房屋,是政府需要持續關注和解決的問題。

此外,簡約公屋的選址通常位於新界地區,交通便利程度相較市區可能有所不足,這對需要在市區工作或上學的居民帶來一定挑戰。政府在規劃未來的簡約公屋項目時,如何在交通便利與土地供應之間取得平衡,也是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

何永賢局長表示,房屋局正努力落實好各個簡約公屋項目,朝著2026/27年度將公屋綜合輪候時間下降至平均4.5年的目標邁進。 除了攸壆路項目,接下來還有牛頭角彩興路、啟德世運道第一期、屯門青福里以及兩個學校改建項目將陸續落成入伙。

結語:希望的萌芽

元朗攸壆路簡約公屋的成功入伙,標誌著香港在解決房屋問題上邁出了重要一步。這裡不僅是簡單的居所,更是許多基層家庭擺脫困境、重拾希望的起點。雖然簡約公屋並非長遠之計,但它為那些身處水深火熱的劏房居民提供了一個喘息的空間,讓他們能夠積蓄力量,為更好的未來奮鬥。隨著更多簡約公屋項目的落成,相信會有更多家庭能夠告別惡劣的居住環境,迎來屬於他們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