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大學與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再次合作,成功舉辦了「2024/25學年全港初中中國歷史文化問答比賽」,這項活動不僅吸引了超過2.2萬名初中生參與,並且首次引入了虛擬古蹟解題環節,為香港青少年提供了一個嶄新的學習平台,促進他們對中國歷史文化的深入認識。本文將從推動青少年認識歷史文化、比賽的優勢及成果,以及未來的展望三個層面,詳細探討此活動的重要意義與價值。
此次問答比賽覆蓋了從上古時期一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中國歷史,並兼顧了中華文化與香港本地歷史的內容。其中包括九龍寨城、中英街的歷史、香港在抗日救亡運動中的角色,以及香港回歸等主題,共超過20篇的學習教材。大會還特選了32項法定古蹟作為研究對象,透過這些具有代表性的歷史資產,幫助學生更全面地理解香港歷史的發展脈絡。這些豐富而具深度的題目內容,不僅拓寬了學生的歷史視野,也使他們能夠從多角度理解中國的歷史紋理和文化多樣性。
此外,這次比賽首次引入虛擬古蹟解題環節,運用現代數碼科技將抽象的歷史資料轉化為具體視覺體驗。學生可以在虛擬空間內近距離觀察這些歷史建築與文化遺產,更直觀地認識古蹟的建築特色和背後的歷史意義。這種互動學習方式有效提升學生的興趣與參與感,使歷史知識不再只是冷冰冰的文字,而成為生動活潑的文化體驗。虛擬解題不僅彰顯了科技與教育結合的潛力,也為歷史文化教育開闢了更多創新的發展方向。
這場比賽的全面性和創新性是其顯著優點。全面性體現在題目涵蓋面廣泛,從古代文明到現代歷史,從中國大陸到香港本地文化,整合全球華人的歷史脈絡;創新性則源自虛擬古蹟解題的新元素,搭配傳統問答形式,形成了富有層次和互動性的學習體驗。這種跨界融合的設計,不僅提升了比賽的教育價值,還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和團隊合作的能力。比賽最終從145所中學中脫穎而出的12支隊伍,展現了優秀學生的出色表現。保良局董玉娣中學榮獲冠軍,順德聯誼總會譚伯羽中學獲得亞軍,東華三院黃笏南中學與佛教大雄中學分別得到季軍和殿軍,這些成績證明了各校在中國歷史文化課題上的深厚積累和教學成果。
展望未來,嶺南大學與教育局可望進一步深化合作,將虛擬技術和數字化教學資源廣泛應用於中國歷史文化教育。例如,虛擬古蹟解題環節可拓展至其他歷史時期或不同文化遺產,形成一系列互動體驗課程;同時,也可將中國歷史文化元素融合入其他學科,如地理、語文等,促進跨學科的綜合學習,提升整體教育效益。透過創新教學與資源共享,能夠讓更多學生從多元角度接觸傳統文化,培養文化自信和歷史責任感。
總而言之,「2024/25學年全港初中中國歷史文化問答比賽」不僅展示了香港初中生對中國歷史文化的熱情與實力,也彰顯了嶺南大學與特區政府在推動文化教育創新上的努力。這種結合傳統與現代科技的教育模式,為香港的歷史文化傳承注入新的活力。未來,隨著持續的創新合作,這類活動有望取得更大成果,推動更多年輕一代了解並珍惜中華文化的豐厚遺產,促進香港社會的文化認同和多元發展。
資料來源:
[1] www.ln.edu.hk
[2] www.hkcd.com.hk
[3] www.wenweipo.com
[4] www.ln.edu.hk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