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半屏山大改造 植樹守護自然生態

高雄半屏山位於都會區核心,長期以來因外來入侵植物銀合歡的擴散,導致原生森林植群明顯退化,生物多樣性面臨嚴重威脅。為了恢復這片珍貴的自然資源,高雄市政府農業局攜手中央及地方多個部門與民間團體,共同展開「半屏山原生苗木復育行動」,透過移除外來種並種植原生樹種,努力重現百年前的森林風貌。本文將深入探討此次跨部門合作的背景、具體措施與成效,以及其對高雄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

半屏山外來入侵種問題與復育背景

半屏山緊鄰楠梓科技園區,是高雄市重要的都會綠地和民眾休憩場所。然而多年來銀合歡這一快速繁殖且競爭力強的外來植物大量入侵,使得原有的原始森林結構遭到破壞,不僅造成植群退化,也使得當地特有物種棲息環境惡化,整體生物多樣性持續下降[1][2]。此情況若不加以改善,不僅影響自然景觀,更可能引發土壤流失、水文變異等連鎖環境問題。

為回應國際社會對於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呼籲,高雄市政府農業局聯合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兆豐產物保險公司及臺灣山林復育協會等單位,共同推動「半屏山原生苗木復育行動」,計畫在0.3公頃範圍內栽植300株以上本土耐陰樹種,如羅氏鹽膚木、大葉楠和皮孫木等,以逐步取代銀合歡[1][3][4]。

跨部門合作模式與具體執行策略

此次復育行動是由約200名公私單位人員共同參與的大型協作計畫。各方依據專業分工,有效整合資源:農業局負責統籌規劃及監督執行;林務相關機關提供技術指導和苗木供應;民間團體則協助志工招募和現場作業;企業贊助則補足經費需求[3][4]。

在實際操作上,此次計畫採用「打造生態樹島」策略,即先在人造或受損銀合歡林下栽培耐陰性強且適應力佳之本土樹種,使其形成穩定的小型森林結構,再利用自然競爭機制促使這些原生植物逐漸取代銀合歡[3][4]。此方法不僅能有效抑制入侵植物蔓延,也能恢復森林垂直層次,提高棲息地複雜度,有利於提升整體生态系統健康度。

此外,此次活動選擇5月22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附近舉辦,不僅彰顯守護自然的重要理念,也藉此提高社會大眾對都市綠地保護議題之關注度[1][4]。

復育成效展望與長遠意義

截至目前,在半屏山及鄰近壽山已累積超過6000株超過40個品項的本土苗木被成功栽植,初步見證了城市中綠色空間恢復生命力的一線曙光[3]。透過持續監測管理以及後續維護工作,可以預期未來幾年內該區域將逐漸呈現出更完整、多層次且富含本土特色之森林結構,有助於提升當地野鳥、昆蟲等野生動植物族群數量和種類豐富度。

從更宏觀角度看,此類跨部門合作模式展示了政府、公私企業以及非營利組織如何攜手共創永續發展典範。不但促進都市周邊環境品質提升,更強化居民對自然資源珍惜意識,是推廣城市綠色基礎建設不可或缺的一環。此外,此案亦可作為其他都市面臨類似外來入侵挑戰時借鏡範例,加速全台灣乃至全球城市中的自然修復工作推進。

總結而言,高雄市政府農業局帶領跨界團隊針對半屏山銀合歡問題所啟動之「原生苗木復育行動」,不只是一次簡單植樹活動,而是兼具科學規劃、生態修護與社會參與三者融合的重要里程碑。在未來持續努力下,相信能夠讓這座都會寶藏重拾昔日風華,同時也為全球都市綠色永續發展提供寶貴經驗。

資料來源:

[1] udn.com

[2] news.pchome.com.tw

[3] news.ltn.com.tw

[4] n.yam.com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