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中東淘金潮的科技面紗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最近的中東之行,看似是一場尋常的外交訪問,實則暗藏著一場由科技巨頭領銜的淘金行動。英國媒體的報導尤其點出,在這場浩大的商業盛宴中,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和特斯拉(Tesla)及 SpaceX 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可謂是大贏家。這不僅是一次簡單的商業合作,更是美國將其科技影響力深植中東,並與日俱增的區域強權國家建立新型戰略夥伴關係的縮影。
石油之外的新寶藏:人工智慧的崛起
中東地區,特別是沙烏地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正積極尋求經濟多元化,擺脫對石油的依賴。人工智慧(AI)和先進科技成為他們眼中新的「黑金」。特朗普此次中東行,正是抓住了這個機遇,將美國最頂尖的科技產品和服務帶到了這些渴望轉型的國家。據報導,沙烏地阿拉伯承諾在美國投資高達 6000 億美元,涵蓋能源、關鍵礦物、基礎設施和先進技術等領域。其中,對人工智慧的投資更是重中之重,凸顯了中東國家對發展AI的決心。
科技巨頭的華麗陣容與驚人交易
特朗普此行率領的「商界天團」可謂星光熠熠,除了黃仁勳和馬斯克,還包括 OpenAI 的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亞馬遜(Amazon)的賈西(Andy Jassy)、超微(AMD)的蘇姿丰(Lisa Su)以及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的財務長魯絲·波拉特(Ruth Porat)等科技界領袖。 他們此行的目的明確:與中東國家領導人面對面洽談,敲定價值數百億甚至上千億美元的科技合作協議。
黃仁勳和輝達的晶片霸權
在這場科技淘金潮中,輝達無疑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作為全球最先進的AI晶片供應商,輝達與沙烏地阿拉伯達成協議,將向其主權財富基金旗下的AI新創公司 Humain 出售數十萬塊最新款的 Blackwell 晶片,以及超過 1.8 萬塊頂級 AI 晶片 GB200。 這些晶片將用於沙烏地阿拉伯雄心勃勃的 AI 數據中心計畫,甚至包括打造一個能處理阿拉伯語的 AI 超級電腦。 對於渴望發展AI基礎設施的中東國家而言,輝達的晶片是不可或缺的關鍵。這次大規模的晶片銷售,不僅為輝達帶來豐厚的收入,也進一步鞏固了其在AI領域的領先地位。
馬斯克的多元佈局與關鍵影響力
儘管馬斯克在此行中與AI晶片的關聯不如黃仁勳緊密,但他依然是特朗普「商界天團」中的關鍵人物,展現了其在白宮的持續影響力。 馬斯克的 SpaceX 公司的星鏈(Starlink)衛星互聯網服務已獲得沙烏地阿拉伯在海事和航空領域的使用批准。 此外,馬斯克也表達了將特斯拉的自動駕駛計程車引入沙烏地阿拉伯的意願。 馬斯克的價值在於他對全球網絡連結的掌控以及他對未來科技的願景,這與中東國家尋求科技轉型的目標不謀而合。
超越商業:地緣政治與科技模式的輸出
特朗普此次中東之行,其意義遠不止於商業交易。英國媒體指出,特朗普不僅向中東國家出售先進科技,同時也在輸出美國的工業模式,即由少數企業和個人控制整個科技行業。 這與前總統拜登政府對尖端科技出口的嚴格限制形成鮮明對比。 拜登政府過去出於國家安全考量,擔憂敏感技術流向與中國關係密切的中東國家,曾禁止輝達等公司向這些國家銷售最新型號的產品。 特朗普此舉無疑是推翻了前任政府的政策,為美國科技企業打開了全新的市場。
然而,這種開放也引發了擔憂。有分析認為,將美國最先進的科技產品出售給與中國關係密切的中東國家,可能會增加技術外洩的風險。 阿聯酋計劃建立的巨大數據中心將由阿聯酋公司建造,再由美國公司管理,這其中的技術流向值得關注。
長遠影響與戰略考量
特朗普的中東之行,成功地將美國的科技企業與中東國家的發展需求緊密結合,為雙方帶來了巨大的商業機會。沙烏地阿拉伯和阿聯酋的巨額投資,將為美國的科技產業注入新的活力,特別是在AI數據中心和相關基礎設施建設方面。 同時,這也加速了中東國家經濟多元化的進程,幫助他們建立後石油時代的經濟支柱。
然而,這場科技合作也伴隨著地緣政治的考量。美國在高階AI晶片領域的主導地位,加上與中東國家的合作,將進一步鞏固其在全球AI基礎設施建設中的影響力。 但同時,中國在AI領域的快速發展以及其與中東國家的聯繫,使得這場科技競賽更加複雜。
總結而言,特朗普的中東之行是一場精心策劃的科技外交,其核心是將美國的科技優勢轉化為實際的商業利益和地緣政治影響力。黃仁勳和馬斯克等科技巨頭在此次訪問中扮演了關鍵角色,他們的企業也因此獲得了巨大的商業機會。然而,這場科技盛宴背後的地緣政治博弈以及潛在的技術風險,都值得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