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訴公署刪報告惹爭議 狄志遠怒斥曖昧回應要求揭真相

風波乍起:申訴公署網站報告「消失之謎」

申訴專員公署,這個肩負監察政府部門和公營機構行政的獨立法定機構,其網站近日的一次「更新」,卻意外地觸發了一場關於資訊透明度的風波。一向是公眾了解公署工作、監察政府運作重要渠道的網站,赫然移除了2023年4月之前的大量調查報告及相關資料,數量逾230項。此舉引起了立法會議員狄志遠等人的強烈質疑,認為公署的回應是「喞牙膏」,未能釋除疑慮,並促請申訴專員陳積志公開交代。

「方便找最新」抑或「資訊設關卡」?

申訴公署方面解釋,移除舊有報告是為了確保網站內容準確,並方便市民找到最新、最相關的報告,同時也更有效益地管理網頁資訊。公署強調,市民仍可透過書面方式索取網站以外的資料。然而,這個解釋並未能平息外界的憂慮。立法會議員狄志遠認為,這種做法是「透明度退步」,擔心會削弱公署的公信力。他指出,以往公署的報告都能輕易在網上查閱,現在卻需要透過書面申請,感覺如同「設關卡」,增加了市民獲取資訊的難度。前政府檔案處處長朱福強亦表示,雖然只要檔案沒有銷毀,市民能申索資料,程序上沒有問題,但《公開資料守則》並非法例,市民申索資料被拒亦無可奈何,這不僅損害市民知情權,也間接影響政府公信力。

申訴公署的角色與公眾期望

申訴專員公署於1989年成立,是一個獨立的法定機構,職責是監察香港的公共行政。公署的角色包括調查有關行政失當的申訴、辨識行政體制上的不足之處,以及建議補救和改善措施,旨在提升公共行政的質素和水平,並促進行政公平。 公署的權力涵蓋進行查訊、獲取資料及文件、傳召證人等。 為了保障公眾利益,公署可以在不披露所涉人士身份的情況下發表調查報告。

正因公署的獨立性及其監察政府的重要角色,公眾對其資訊透明度有著較高的期望。過去,公署網站上詳盡的報告和公開資料守則個案,是體現其公開透明、接受公眾監督的重要方式。這些報告記錄了公署過往的調查工作,揭示了政府部門可能存在的行政失當或不足之處,為市民了解政府運作、維護自身權益提供了重要參考。

過往案例的價值與「刪除」的影響

被移除的報告中,包含了公署對多個重要議題的主動調查,例如社署對安老院的監管、政府對非華語學生支援等。 這些報告不僅揭示了當時的問題,也包含了公署提出的改善建議,是公共行政進步軌跡的記錄。同時,網站原有的「《公開資料守則》個案」欄目,公開了市民投訴政府違反守則的個案,例如政府拒絕提供政改方案會面紀錄等。 這些個案是公眾了解《公開資料守則》實踐情況、部門處理資訊公開態度的重要窗口。

移除這些報告和個案,即使可以透過書面申請索取,無疑增加了獲取資訊的門檻。對於一般市民而言,在網上輕易查閱過往報告,與需要提交申請、等待審批的流程相比,便利程度大相徑庭。這不僅影響市民的知情權,也可能令公署的工作成果未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傳播和借鑒,削弱了報告應有的影響力。狄志遠便擔心,如果公署處理涉及自身的投訴時,由公署內部決定是否提供資料,可能予人「自己做自己法官」的觀感,進一步損害公信力。

「喞牙膏式回應」背後的憂慮

狄志遠批評公署的回應是「喞牙膏」,意指其回應不夠清晰、不夠直接,未能一次過釋除所有疑慮。公署僅表示「為方便找最新」及「有效管理」,對於為何要移除大量舊有資料,以及書面索取資料的具體程序和準則等關鍵問題,並未有詳細交代。 這種含糊其辭的回應方式,更容易引起公眾的猜測和質疑,加劇了對資訊不再透明的憂慮。

這種憂慮並非空穴來風。近年來,香港社會確實出現了政府部門網站移除舊有資訊的趨勢,這使得公眾獲取歷史資料變得困難。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李立峯曾指出,只要網絡結構清晰,增加內容並不會難找,質疑政府部門移除舊有資訊的做法。他認為,揭露政府過往缺失的資料,不僅有利公眾知情權,更有助政府建立公開透明形象,不應視為需要收起的事。

申訴專員陳積志的角色與責任

作為申訴專員,陳積志肩負著維護公共行政公平、透明的重任。 (參見中申訴專員的職責) 在這次網站風波中,公眾期望他能挺身而出,公開、清晰地向市民交代移除舊有報告的具體原因、決策過程,以及未來如何確保公署資訊的公開透明。簡單的「方便找最新」理由,顯然無法回應公眾對知情權和機構公信力的深層關切。

公開交代不僅是回應狄志遠等議員的訴求,更是維護公署自身形象、重建公眾信任的關鍵一步。陳積志需要向公眾說明,移除報告是否意味著對過往工作的「選擇性呈現」,是否會影響公眾對政府部門過往表現的全面了解。同時,他也需要詳細解釋書面索取資料的流程,包括所需時間、審批標準以及可獲取資料的範圍,確保市民的資訊權利得到有效保障。

重拾信任的道路

這次申訴公署網站報告移除事件,敲響了公共機構資訊透明度的警鐘。在一個崇尚公開、問責的社會,公共機構的資訊應盡可能向公眾開放,除非涉及國家安全、個人私隱等特定敏感範疇。申訴公署作為監察政府的重要機構,更應以身作則,展現高度的透明度。

要重拾公眾信任,申訴公署需要採取更積極的姿態。除了公開交代外,公署可以考慮建立更完善的數碼檔案庫,方便公眾查閱歷史報告。同時,應重新審視網站內容的呈現方式,在提供最新資訊的同時,確保過往的重要報告和個案仍然易於獲取。透明是建立信任的基石,尤其對於一個以監察政府為己任的機構而言,其自身的透明度至關重要。希望申訴專員陳積志能正視公眾的憂慮,以實際行動證明公署維護資訊公開透明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