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訪中東|黃偉綸談港內地優勢與供應鏈拓展

踏足中東,共創未來:港與內地攜手拓展供應鏈新機遇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率領的商貿代表團早前圓滿結束了對卡塔爾和科威特的訪問,此行意義非凡,不僅加深了香港與中東國家的聯繫,更重要的是,首次有內地企業家隨團出訪,充分展現了香港與內地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巨大潛力,為中東乃至全球提供全方位的供應鏈服務。正如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所強調,這次訪問為香港開啟了「引進來、走出去」的新篇章,讓世界看到了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重要價值,以及其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中的關鍵功能。

「超級聯繫人」的角色演繹

香港一直以來都是連接中國內地與世界的橋樑。這次中東之行,香港的角色得到了更具體的體現。代表團成員不僅包括香港工商界的翹楚,更有來自內地多個省份的企業家,業務涵蓋金融、貿易、創科、運輸物流等廣泛領域。 這種「港隊加國企」的模式,讓中東地區清晰地看到,與香港合作,不僅是與一個國際化的金融和商業中心合作,更是通過香港這個平台,直接與擁有龐大市場和強大生產能力的中國內地對接。 黃偉綸指出,許多隨團的內地企業家都表示,此行讓他們更深入了解中東市場的發展機會,並與當地商界代表建立了直接聯繫,加深了對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角色的理解。

優勢互補,供應鏈的新藍圖

香港與內地的優勢互補,為中東提供了獨特且全面的供應鏈解決方案。香港憑藉其國際化的金融體系、成熟的專業服務(如法律、會計、諮詢)、高效的物流管理和廣泛的全球網絡,能夠為供應鏈的各個環節提供世界級的支持。 而內地則擁有強大的製造能力、創新的科技企業(特別是在新能源和創科領域)以及龐大的國內市場。 兩者結合,意味著可以為中東國家提供從原材料採購、生產製造、融資結算到運輸物流、市場開拓的全方位、一站式服務。

這次訪問期間簽署的59項合作備忘錄和協議,涵蓋了經貿、投資、金融服務、科技等諸多領域,正是這種優勢互補的最佳例證。 其中不乏內地與卡塔爾企業之間,以及香港、內地、卡塔爾三方共同簽署的金融科技合作意向書,這些都表明了香港與內地企業攜手「出海」,共同開拓海外市場的決心和能力。 黃偉綸認為,這不僅擴大了香港和內地的「中東朋友圈」,也為兩地企業聯手拓展海外市場提供了非常好的示範作用。

中東的視角:抓住新機遇

中東地區近年來積極推動經濟多元化,卡塔爾的「2030國家願景」和科威特的「2035願景」都明確了其在經濟和社會未來發展上的目標。 這些願景涵蓋了基礎設施建設、科技創新、高端旅遊、金融中心建設等多個領域,這與香港和內地的優勢高度契合。 卡塔爾作為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國,以及科威特雄厚的財政儲備和完善的福利體系,都顯示出其強勁的購買力和對外資的吸引力。

通過這次訪問,中東地區對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優勢、作為「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卡塔爾和科威特的高規格接待,以及與兩國元首、政府領導和商界精英的深入交流,都為未來的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卡塔爾商會主席對加強與香港在貿易、金融和投資等領域的合作表示期待,並鼓勵卡塔爾企業家探索在香港的投資機會。 這表明,香港與內地攜手提供的全方位供應鏈服務,正是中東國家實現經濟願景、分散風險、擴大市場的重要夥伴。

「引進來、走出去」的雙向奔赴

特首此次出訪,不僅是將香港和內地的企業「走出去」,更是在「引進來」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通過與中東地區的深入交流,香港吸引更多的中東資本和企業前來投資興業,利用香港的平台進入內地乃至亞洲市場。 黃偉綸提到,香港特區可助力投資者開拓內地龐大市場,歡迎卡塔爾等任何經濟體透過香港尋求更多機遇。 這種雙向的流動和合作,將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貿易中心和「一帶一路」功能平台的地位。

展現香港的「展覽廳」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代表團在卡塔爾哈馬德國際機場考察了由一家在香港設立國際總部的內地科技企業設計和試驗的自動駕駛巴士。 這項技術不僅已在香港國際機場使用,更是首個在中東機場應用的自動駕駛項目。黃偉綸指出,這展示了香港協助企業將科技研發產品推廣到國際市場的「展覽廳」作用。 這也體現了香港在推動科技創新和高端製造業發展方面的努力,以及其在連接內地創新力量與國際市場方面的獨特價值。

結語:攜手同行,共創輝煌

香港特首此次率團訪問中東,是一次成功的「策略性出訪」。通過與內地企業攜手,香港充分展示了其在「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優勢,以及作為「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重要作用。 這次訪問不僅為香港和內地企業開拓了廣闊的中東市場,也為中東國家提供了實現其經濟願景所需的全面供應鏈服務。在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下,香港與內地的緊密合作,不僅是經濟發展的需要,更是國家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未來,香港將繼續發揮其獨特優勢,與內地企業攜手同行,在全球供應鏈重塑和「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共創更加輝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