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金管局收銀車最新路線與暫停通知詳解

香港金融管理局(簡稱金管局)自2014年推出「收銀車」硬幣收集計劃以來,成為本地硬幣流通與回籠的重要渠道。這兩輛移動式「收銀車」遍佈全港18區,為市民提供便捷的硬幣兌換及公益捐款服務,不僅促進貨幣循環,也兼顧多元支付需求與社會公益,彰顯出在數字時代背景下現金及電子支付的融合意義。隨著2025年新時間表的公布及本週暫停服務的出現,此計劃的運作方式、社會價值及面臨的挑戰值得深入探討。

兩輛「收銀車」2025年6月至8月期間將依照最新公布的時間表,在全港十八區定點停留約一週,提供上午10時至晚上7時的服務[3]。該安排提供充足時間,讓不同工作及生活節奏的市民均有機會前往使用。其配備的硬幣點算機均為先進設備,每部車內設有兩台機器,並配備有電動輪椅升降台,有效兼顧行動不便人士的需求[3]。此外,在選擇停靠地點時,金管局特別考慮交通便利性與環保因素,例如盡量佔用康文署流動圖書館等地方已有電力供應的場地,減少依賴燃油發電機,落實環保理念[1]。這種細緻的設計不僅體現人性化,同時符合可持續發展的都市規劃願景。

「收銀車」計劃自實施以來,其硬幣回籠效果顯著。截至2025年3月底,該方案已完成超過134萬宗交易,回收硬幣總數突破10億枚,面值約達16億5200萬港元[1]。大量硬幣重回金融系統,有助貨幣充分流通,保障社會對現金的需求;同時減輕銀行櫃台及金融機構在處理零錢方面的人手壓力,提升整體金融體系的效率穩健。更重要的是,收銀車不僅支持硬幣兌換成紙幣,還支援將金額直接增值到多種電子支付工具,包括八達通卡、支付寶香港、拍住賞及WeChat Pay等,形成現金與數碼支付的有機結合[3]。此多元兌換功能極大便利了不同群體,尤其是習慣使用電子錢包消費的年輕人,同時保留了現金使用習慣者的選擇空間,促進支付方式的共融。此外,車上的公益金捐款箱更鼓勵公眾參與慈善公益,體現金融服務的人文關懷,促進社區凝聚力。

然而,值得關注的是,金管局最新時間表中指出本週(2025年5月中旬)暫停所有「收銀車」服務[1][3]。這一舉措主要是為了配合車輛維修及調整下一階段巡迴路線做準備。雖此短暫停擺可能令依賴此服務兌換零錢或捐款的市民感到不便,但整體考量將有助於保障後續服務質量與穩定性。官方亦建議市民於前往前透過官方網站coincollection.hkma.gov.hk查閱最新資訊,避免錯過心儀日期[1]。同時,建議利用其他銀行或便利店等替代渠道應對暫停期間的零錢需求,保持靈活應變。這也反映出在金融服務提供過程中,彈性與資訊透明對用戶體驗的影響不可小覷。

展望未來,在數碼支付日趨普及背景下,金管局「收銀車」計劃持續發揮其不可或缺的橋樑功能,不僅促進現金硬幣的流通,更兼顧不同身份及年齡層市民的多元支付需求。隨著技術進一步提升及路線規劃優化,「收銀車」有望擴大覆蓋範圍與服務品質。這不僅是對過去十餘年計劃成效的延續,也是與智慧城市建設戰略相呼應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在城市推動綠色金融與數碼轉型的時代,此類兼顧傳統與現代支付工具的創新服務,值得期待其在便利市民生活與推動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繼續突破。

總的來說,香港金融管理局「收銀車」硬幣收集計劃是一項成功回應社會硬幣兌換需求的創新公共服務。透過先進設備及完善的巡迴安排,有效解決零散硬幣回籠難題,提升貨幣流通效率,亦促使現金與數碼支付共存共榮。最新公布的2025年時間表為市民提供明確指引,暫停服務則體現運營層面必須的技術維護與優化。未來隨著科技與政策推動,該項目有望繼續深化其社會價值,為創建方便且可持續發展的金融生態系統作出積極貢獻。

資料來源:

[1] www.hkma.gov.hk

[2] www.hkma.gov.hk

[3] www.info.gov.hk

[4] sc.isd.gov.hk

[5] www.info.gov.hk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