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濟神州遭高瓴大幅減持至5%以下的重要通告

近期,一則關於高瓴資本(Hillhouse Capital)減持百濟神州(BeiGene)股份,使其持股比例降至5%以下的消息,在市場上引起了廣泛關注。高瓴作為百濟神州長期的重要投資者,此番動作背後的原因以及對百濟神州的影響,都值得深入探討。

投資巨頭的戰略調整:為何在高位「落袋為安」?

高瓴資本自2014年領投百濟神州A輪融資以來,一路陪伴其成長,共參與了8輪融資,累計投資達數十億美元,是百濟神州在中國唯一的全程領投機構。然而,近期高瓴頻頻減持百濟神州股份,特別是今年3月和5月的兩次大額減持,使得其持股比例降至5%以下。

在高瓴減持之前,百濟神州今年以來的股價曾大幅上漲。截至3月6日,其美股、H股、A股三地股價漲幅均超過39%。而在股價高位時選擇減持,一方面可能是為了實現部分浮盈,滿足其投資人的退出需求。另一方面,騰出大筆資金,或許是為了布局下一個具有潛力的新興賽道。

這種在高位獲利了結的策略,對於投資機構而言,是一種符合投資週期規律的行為。尤其是對於像百濟神州這樣已具備一定商業化能力,並預期在未來幾年有望實現盈利的公司,其當前估值可能已充分反映了市場的樂觀預期。在這種情況下,減持可以幫助投資機構鎖定收益,規避未來市場波動可能帶來的風險。

此外,高瓴近年來對其投資組合進行了調整,特別是加大了對硬科技賽道的布局力度。這也可能是其減持部分醫藥股的原因之一。數據顯示,高瓴在其投資組合中醫療保健行業的佔比已有所下降。

百濟神州的轉折點與挑戰

高瓴的減持發生在百濟神州基本面的關鍵轉折點。根據公司預期,2025年有望實現經營利潤轉正,即營業收入超過成本及費用總和。核心產品澤布替尼(百悅澤®)的強勁銷售增長,特別是在美國市場的持續放量,是支撐這一預期的主要動力。2024年,澤布替尼的全球銷售額達到188.59億元人民幣,佔公司總收入近七成,成為中國首個年銷售額突破10億美元的自主創新藥。

然而,百濟神州在商業化加速的同時,也面臨著一些挑戰。創新藥的研發需要持續投入巨額資金。儘管公司預期在2025年實現經營利潤轉正,但持續的研發投入仍然是其重要的支出項目。此外,BTK抑制劑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其他藥廠也在積極研發和推廣同類或新一代藥物,例如禮來的匹妥布替尼。百濟神州需要不斷創新,保持其產品的競爭力。

股權結構方面,有分析指出百濟神州創始人及管理團隊的持股比例相對較低,這可能引發外界對核心團隊精力是否專一的擔憂。不過,公司的發展前景仍然受到市場的關注,例如海通國際就認為2025年是百濟神州基本面的關鍵轉折點,並預計其淨利潤有望在2027年超過8億美元。

權益變動披露的意義

高瓴減持百濟神州股份至5%以下,也觸及了上市公司權益變動的信息披露要求。根據相關規定,當投資者及其一致行動人擁有上市公司股份權益的比例達到或超過5%時,需要履行信息披露義務。當持股比例發生增減變化達到一定比例(例如5%或1%)時,也需要及時進行披露。此次高瓴的減持導致其持股比例降至5%以下,因此需要根據規定進行權益變動披露。

權益變動披露制度的核心在於保障投資者的知情權,維護市場的公平、公正和透明。透過披露,市場可以了解主要股東的持股情況及其變動,進而判斷其對公司的態度和未來的行動,這對其他投資者的投資決策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展望未來:創新藥賽道的變革與機遇

高瓴減持百濟神州是資本市場正常運作的一部分,也是投資機構根據自身戰略和市場環境進行調整的體現。儘管高瓴減持了部分百濟神州股份,但這並不意味著其完全退出創新藥領域。事實上,高瓴在創新藥領域的布局仍在繼續,並關注基因治療、AI製藥等前沿方向。

中國的創新藥市場仍具備巨大的潛力。隨著醫藥改革的深入推進,政策對創新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以及支付端控費壓力逐漸趨緩,創新藥企業有望迎來新的發展機遇。百濟神州作為中國創新藥領域的領軍企業之一,其未來發展仍然值得期待,關鍵在於能否持續推出具有競爭力的新產品,並在全球市場取得更大的突破。

高瓴的減持提醒我們,即使是長期被看好的公司和賽道,投資機構也會在特定的時點進行戰略調整。對於廣大投資者而言,理解主要股東的行為邏輯,結合公司的基本面和行業趨勢進行綜合分析,才能做出更為明智的投資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