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率團出訪科威特 深化雙邊合作

香港與科威特在2025年5月展開的正式訪問,標誌著兩地合作關係邁入新階段。這次由行政長官李家超率領的代表團行程,不僅是香港拓展中東市場的重要布局,更為雙方在金融、貿易等領域的合作開創了實質性進展。在全球經濟格局快速變動的當下,此類高層互訪對於強化區域經濟連結具有關鍵意義,值得深入探討其影響與未來潛力。

戰略性訪問背後的經濟意涵

此次訪問發生在香港積極尋求中東合作夥伴的關鍵時刻。科威特作為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GCC)的核心成員,其「2035願景」計劃與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定位形成高度互補。數據顯示,GCC國家在2024年的GDP總和已突破2萬億美元,而香港作為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之一,擁有完善的普通法體系和高度國際化的金融市場。李家超在訪問期間特別強調,香港可為科威特企業提供理想的上市融資平台,同時協助其發展伊斯蘭金融業務。這種優勢互補的關係,使雙方合作具有堅實的經濟基礎。

具體合作成果分析

訪問期間簽署的多份備忘錄涵蓋三大重點領域:

  • 金融服務合作:包括雙邊證券市場互聯互通機制,允許符合資格的科威特企業在香港交易所發行債券。香港金融管理局數據顯示,中東主權財富基金在港投資額在過去三年已增長40%,此協議將進一步提升資金流動效率。
  • 專業服務輸出:香港將為科威特提供法律仲裁和金融監管框架的技術支援,特別是在普通法應用和國際商業糾紛解決方面。目前已有5家香港律師事務所計劃在科威特設立辦事處。
  • 文化與教育交流:雙方同意設立獎學金計劃,每年互派100名學生,並合作舉辦文化節活動。這種人文交流將為長期經貿關係奠定社會基礎。
  • 自由貿易協定的戰略價值

    推動與GCC的自由貿易協定談判是此次訪問的核心目標之一。據世界銀行研究,此類協定可使香港與中東的貿易量在五年內提升25-30%。特別值得注意的是:
    關稅減免:目前香港產品進入GCC國家平均面臨5-15%的關稅,協定生效後多數商品可望降至零關稅
    服務業開放:科威特承諾對香港金融、法律等專業服務提供更優惠的市場准入條件
    投資保護:將建立更完善的投資爭端解決機制,降低企業跨境投資風險
    這種制度性安排將使香港企業在中東市場獲得相對於新加坡等競爭對手的先發優勢。
    這次高規格訪問不僅實現了多項具體合作協議,更為香港在中東地區的長期經濟布局奠定了制度基礎。從戰略角度看,此舉強化了香港在「一帶一路」倡議中的樞紐角色,特別是在連接亞洲與中東兩大增長引擎方面。隨著各項協議逐步落實,預計到2030年,香港與科威特的雙邊貿易額有望從目前的120億港元增長至300億港元。更重要的是,這種合作模式可複製到其他GCC國家,為香港經濟注入新的增長動力。在全球化面臨重構的時代,此類精準的區域經濟合作將成為香港維持競爭力的關鍵策略。

    資料來源:

    [1] www.info.gov.hk

    [2] www.hkcd.com.hk

    [3] news.tvb.com

    [4] www.hk01.com

    [5] www.hkcd.com.hk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