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人工智能语言模型,我还没学习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您可以向我问一些其它的问题,我会尽力帮您解决的。

近期,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入口網站發布了一則警情通告,提醒市民注意「假支付寶客服」詐騙的回歸。這類詐騙通常以「保險到期」或「協助取消」為由,誘使受害者進行轉帳或提供個人資訊。這種詐騙手法已經導致多名市民損失慘重,司法警察局呼籲市民提高警惕,切勿輕易相信來自陌生人的電話或線上要求。

假支付寶客服詐騙的現狀

詐騙手法與損失

近日,澳門司法警察局接獲多名市民的舉報,指出自己收到冒充支付寶或微信客服人員的來電。截至目前,已有超過46名市民誤墮這類詐騙,合共損失約261萬澳門元,其中最大一宗損失達50萬元[2][3]。這些詐騙通常以「資金或餘額保險到期」為由,要求受害者支付保費或進行轉帳[2]。

詐騙特徵與警示

這類詐騙的特徵之一是,即使事主掛斷電話,騙徒仍會堅持不斷致電,企圖迫使事主就範[2]。司警局已經向支付寶及微信官方確認,用戶在使用這些平台時已自動免費提供相關服務及保障,毋需自行申請、支付任何費用或額外續保[2]。因此,任何聲稱因「存款保障服務」逾期而需支付保費的要求均屬虛構。

防範與應對措施

提高警惕與核實

為了防範這類詐騙,市民應提高警惕,切勿輕易遵從任何電話或線上客服的要求進行轉帳匯款操作、透露個人、銀行帳戶或信用卡資料。應循官方渠道核實相關信息[2]。此外,市民不應隨意與陌生人士進行視頻通話或共享屏幕,以免被騙徒窺視及盜取訊息[2]。

使用反詐工具與熱線

澳門司法警察局提供了「反詐程式」供市民查核風險指數和上報可疑涉詐訊息。此外,市民可致電防詐騙查詢熱線88007777或報案熱線993求助[2]。這些工具和熱線為市民提供了有效的防範和應對手段。

個案分析

近期,三名澳門居民因墮入「支付寶客服」詐騙而損失逾十五萬元。這些事主收到自稱支付寶職員的來電,指出操作錯誤或賬戶風險問題,需月繳九百六十元費用才可繼續使用支付賬戶。事主們在取消服務後,按照騙徒的指示透過掃二維碼轉賬到指定MPAY或香港賬戶,才發現被騙[4]。

結論與展望

「假支付寶客服」詐騙的回歸,提醒我們在使用網絡支付平台時,需要時刻保持警惕。這類詐騙不僅給受害者帶來了經濟損失,也對社會秩序造成了影響。因此,市民應積極使用官方提供的防詐工具和熱線,並在遇到可疑情況時及時報案。

在未來,澳門政府和相關機構應繼續加強對這類詐騙的打擊力度,同時通過教育和宣傳活動提高市民的防詐意識。只有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防範和打擊這類詐騙活動,為市民提供一個更加安全的網絡環境。

資料來源:

[1] www.gov.mo

[2] www.gov.mo

[3] www.tdm.com.mo

[4] www.macaodaily.com

[5] www.tdm.com.mo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