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上空,危機四伏?英皇道墮窗事件的警示
在香港這個高樓林立的國際都會,高空墮物意外時有發生,每一次都像一顆不定時炸彈,威脅著行人的安全。近日在北角英皇道發生的鋁窗墮下事件,再次敲響了警鐘,提醒我們這個看似遙遠的問題,其實近在咫尺。
事發於某個看似平凡的早晨,北角英皇道南天大廈一個單位的外牆,突然失去了一扇鋁窗。這扇無情的窗戶從天而降,碎片四濺,不幸擊中了一位無辜的途人,造成他右腳受傷流血。現場留下的血跡和鋁窗碎片,觸目驚心,讓人不禁想像當時的危險情景。警方迅速介入調查,並根據初步線索,拘捕了一名涉嫌「容許物件從高處墮下」的64歲男子。這宗個案不僅是單一的意外,更是整個城市潛在風險的縮影。
法律與責任的重量:誰該為天降橫禍負責?
高空墮物並非單純的意外,它在法律上背負著沉重的責任。根據香港法例第228章《簡易程序治罪條例》第4B(1)條,任何人從建築物掉下任何東西,或容許任何東西自建築物墮下,如果對在公眾地方之內或附近的人造成危險或損傷,即屬犯罪,可處罰款10,000元及監禁六個月。 即使無人受傷,警方也可能提出檢控。 法庭在審理案件時,會考慮被告的犯案動機,量刑時會考慮是蓄意、嚴重疏忽還是無心之失。 如果有證據顯示是有人蓄意擲物導致他人傷重死亡,涉案人士甚至可能被控以謀殺罪,最高刑罰為終身監禁。
除了刑事責任,高空墮物也可能引發民事索償。因物體自建築物掉下而蒙受損失和傷害的人,可以就財產損毀、身體受傷或死亡申索賠償。 這涉及到疏忽(negligence)和公眾滋擾(public nuisance)等法律原則。 疏忽是指犯錯者違反了合理的謹慎責任,而公眾滋擾則是對公眾的生命、安全、健康、財物及安寧造成危害。
那麼,一旦發生高空墮物事件,誰需要負上責任呢?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可能涉及多個方面。如果意外是由於有人從單位高空擲物,擲物的人當然須負上責任。 然而,如果是建築物本身的構件(例如窗戶、石屎)墮下,責任則可能落在有關單位的業主、租客及/或佔用人、進行工程的承建商、甚至是大廈的業主立案法團和管理公司身上。 法庭會考慮事件是否涉及建築物的公用部分或特定業主擁有獨有管有權的部分,以及物體掉下是由誰引致等多項因素來裁定責任。
例如,在過去的一個案例中,法院裁定大廈一樓的租客及佔用人須就簷篷倒塌負責,因為他們在簷篷上放置重物導致超重,且沒有對出現裂縫的簷篷進行維修。 同時,保留了檢查和要求維修權利的業主也被裁定須負責。 此外,如果簷篷被視為大廈的公用部分,業主立案法團若未履行保養職責,也可能須負上責任。 即使是大廈管理公司,如果對公用部分的危險狀況知情或理應知情,但沒有採取措施控制,也可能被裁定須負責。 這些案例都說明,在高空墮物事件中,責任並非總是單一的,往往是多方共同承擔的。
預防勝於治療:如何築起安全的防線?
高空墮物的危害不言而喻,除了造成財產損失和人身傷害,更帶來心理上的恐懼,讓人走在街上都心驚膽戰。要徹底杜絕這類意外,單靠事後的懲罰是不足夠的,更重要的是加強預防。
首先,樓宇的日常維護和定期檢查至關重要。特別是窗戶,經過長年累月的風吹雨打,連接部分可能出現老化或鬆脫,如果不定期檢查維修,極易釀成事故。強制驗樓計劃是確保樓宇結構安全的重要措施,但仍有大量舊樓未能遵辦。 政府和相關部門應加強執法和支援,鼓勵或強制業主及法團履行驗樓和維修的責任。
其次,提高市民的安全意識也是關鍵。高空擲物不僅限於故意丟棄垃圾,不小心將物品從窗戶掉下,甚至晾曬衣物時未固定好,都可能成為高空墮物的潛在風險。 我們每一個居住在高層建築物的人,都應該時刻警惕,避免在窗邊放置不穩妥的物品,並定期檢查自家的窗戶是否牢固。
此外,科技的進步也為高空墮物監察提供了新的可能。例如,房屋署正計劃利用人工智能(AI)配合流動閉路電視,協助搜集公屋高空擲物的證據。 雖然這主要針對故意的擲物行為,但類似的技術或許也能應用於監測樓宇外牆的安全狀況,及早發現潛在風險。
對於物業管理公司而言,加強巡查和管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特別是針對一些存在潛在風險的區域或單位,應增加檢查頻率,並及時處理業戶的投訴和反映。同時,應向住戶加強宣傳高空墮物的危險性和法律責任,提高他們的警覺性。
當意外發生時:應急與追責
雖然我們希望永遠不要遇到高空墮物事件,但一旦不幸發生,迅速和正確的應對至關重要。如果目擊高空墮物事件,應立即報警,特別是當事件可能對人造成潛在威脅時。 如果有人受傷,應立即呼叫救護車。
在安全的前提下,嘗試收集證據也非常重要,例如拍攝現場照片或視頻,記錄墮下物品的種類和位置,以及傷者情況等,這些證據可以幫助警方和相關部門進行調查。 如果事件發生在私人地方,且沒有人身傷亡,可以向物業管理處反映問題,以便他們進行調查和採取措施。
對於受害者而言,在處理傷勢的同時,也應考慮追究相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可以尋求法律諮詢,了解如何通過民事訴訟追討賠償。 正如前文所述,責任可能涉及多方,需要專業的法律意見來釐清。購買第三者風險保險也是重要的一環,特別是對於大廈的公用部分,法團強制購買的第三者保險可以在意外發生時提供保障,減輕業主的賠償風險。
結語:共同守護城市的天空
北角英皇道這次的鋁窗墮下事件,再次以沉痛的方式提醒我們,在高樓密集的城市中,安全問題不容忽視。這不僅僅是個別業戶或單位的問題,更是整個社會需要共同面對的挑戰。從加強法例監管、推動物業維修、提高市民意識,到利用科技輔助監察,每一個環節都需要緊密配合,才能有效築起安全的防線,避免類似的悲劇再次發生。
我們渴望一個安全的居住環境,一個可以安心漫步的街頭。要實現這個願景,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業主的責任擔當、管理公司的積極作為,以及每一位市民的警覺和配合。讓我們共同努力,守護城市的天空,讓高空墮物不再成為都市的陰影。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享有安全和寧靜的生活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