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亞大陸上,印度與巴基斯坦兩個擁有核武的鄰國,關係始終緊繃。近期,這份微妙的平衡再次被打破,巴基斯坦對印度展開了軍事報復行動,使得區域緊張情勢急劇升溫。這不僅是兩國間的最新衝突,更是在歷史恩怨、領土爭議和地緣政治角力下,一觸即發的火藥庫。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衝突的根源
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的敵對關係,根源於1947年的分治。克什米爾地區作為雙方的核心爭議點,長期以來一直是衝突的導火線。每一次發生在該地區的襲擊事件,都可能引發雙方的軍事對峙。
烈火燎原:軍事報復行動的展開
信報時事脈搏的報導指出,巴基斯坦表示在星期六對印度發動了軍事行動,目標鎖定印度多個基地,其中包含印度北部的一處導彈儲存地。巴基斯坦宣稱,此舉是為了報復印度先前對巴基斯坦三個空軍基地的導彈襲擊,其中包括一個靠近首都伊斯蘭堡的基地。 巴基斯坦方面表示,其防空部隊成功攔截了大部分來襲導彈,隨後便展開了報復性進攻。 印度方面則表示,巴基斯坦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發動了炮擊,造成5人死亡,其中包括一名印度政府高級官員。
這次軍事行動的細節也在不同的報導中呈現。網易的一篇報導提到,巴基斯坦發起了代號為「布尼揚·馬爾蘇斯」的軍事行動,攻擊了包括查謨、拉賈斯坦、古吉拉特、旁遮普以及新德里附近的26個印度軍事基地,並聲稱摧毀了烏德漢普爾和帕坦科特的兩個空軍基地以及位於比亞斯的「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導彈儲存設施。 同時,巴基斯坦安全人士稱,巴基斯坦空軍的JF-17「梟龍」戰鬥機發射高超音速導彈,摧毀了部署在阿丹普爾的一套印度S-400防空系統。 此外,巴基斯坦方面還聲稱在旁遮普省錫亞爾科特附近擊落了一架印度戰鬥機,疑似「陣風」,印度飛行員成功彈射並被俘。 然而,這些說法尚未得到證實。
印度的回應同樣迅速且堅決。印度軍方在聲明中表示,印度空軍擊退了巴基斯坦發動的多起無人機襲擊,其中包括對北部城市阿姆利則的卡薩兵營的襲擊。 另一篇報導則指出,印度軍隊使用空地導彈攻擊了巴基斯坦境內至少3個空軍基地,其中一個靠近伊斯蘭堡。 印度媒體報導,印度查謨和克什米爾地區首府斯利那加遭到炮擊,導致一名政府官員喪生。 印度海軍也已出動,航母打擊群正逼近巴基斯坦最大港口卡拉奇港,將其納入艦載機打擊範圍,並持續靠近。 印度聯合國防參謀部宣稱,印度海軍的打擊行動已經開始。
升溫的風險:核武陰影下的對峙
這次軍事報復行動,將印巴關係推向了幾十年來最危險的邊緣。 值得警惕的是,兩國都擁有核武器。巴基斯坦總理召集了國家指揮局(NCA)會議,該機構負責國家核武庫的安全決策。 巴基斯坦計劃部長向路透社表示,他不希望看到核門檻被突破,並希望印度能夠緩和局勢,轉向對話與外交。 雖然巴基斯坦國防部表示NCA沒有安排召開會議,但副總理兼外長達爾在採訪中並未證實,僅表示「在戰爭狀態下,我們擁有所有選擇」。 這句話無疑增添了局勢的複雜性和危險性。
國際社會的呼聲:冷靜與克制
面對印巴衝突的升級,國際社會普遍表達了擔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中方密切關注當前印巴局勢,對事態升級深感擔憂,強烈呼籲印巴雙方以和平穩定大局為重,保持冷靜克制,回到以和平方式政治解決軌道,避免採取使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的行動,中方願繼續為此發揮建設性作用。 中國報的報導也提到,巴基斯坦副總理兼外交部長達爾對國際社會在此次衝突中反應冷淡表示不滿,並感嘆過去美國總統在印巴衝突中常扮演積極調停角色,但特朗普政府明顯對介入意願不足。
未來的道路:對話還是對抗?
目前,印巴雙方的軍事行動仍在持續,兩國都關閉了部分領空,影響了航班運行。 雖然巴基斯坦傳出與印度通電話尋求雙方會面的消息,但局勢的發展仍充滿不確定性。 巴基斯坦國防部長表示,在採取軍事行動後,國家指揮局並未安排召開會議,但這並未消除人們對核武風險的擔憂。
這場軍事報復行動再次凸顯了印巴關係的脆弱性。歷史的積怨、克什米爾的爭議以及不斷升級的軍事對抗,使得地區和平面臨嚴峻挑戰。唯有雙方展現最大的克制,並透過對話與外交途徑解決分歧,才能避免悲劇的發生,讓南亞大陸重回和平穩定的軌道。國際社會的持續關注和建設性斡旋,也將在這場危機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