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亂象難解 業界籲政府速規管白牌車

隨著科技發展,網約車服務在香港日益普及,但與此同時,非法「白牌車」問題亦日益嚴重,引發的士業界強烈不滿。近日,多個的士團體聯合請願,促請政府加強打擊非法網約車,並對合法平台實施規管,以維護行業秩序和保障市民安全。本文將從背景、業界訴求及政府回應三方面探討這場關於網約車與的士行業的亂局。

網約車興起與白牌車問題

自2014年Uber進入香港市場後,網約車服務迅速擴張,不少司機利用私人汽車提供載客服務,但部分未經合法許可的「白牌車」更是無視法例,在街頭接載乘客。這種現象不僅破壞了傳統的士市場秩序,也帶來安全隱憂。據悉,目前市區及新界的士牌價已大幅下跌近七成,由2015年的高峰期分別由720多萬元和近600萬元跌至232萬及157萬元左右[3]。

面對價格暴跌和競爭激烈,不少持有合法牌照的司機感到前途渺茫。他們原本希望能靠出租執照安享晚年,但如今卻因為非法競爭者猖獗而陷入困境,有些甚至考慮放棄營運或交還執照[3]。

的士業界強烈呼籲規管

針對上述情況,包括21個不同的士團體近日齊集西九龍政府合署向運輸署遞交請願信,要求當局嚴厲打擊「白牌車」,並盡快推出針對網約車平台的監管措施[1][4]。他們認為,目前政府雖有警告相關平台須守法,但仍未見具體立法或有效執行方案,使得非法經營活動層出不窮。

鄭克和作為其中一位代表,更直言:「忍咗11年」,但Uber、高德等平台仍繼續擴張,「一波未平,一波又來」,令合法司機難以承受。他批評當局沒有保障合法投資者利益,「唔合法嗰啲你就由佢」,形容現時狀況已到了「唔使罷駛、冇得做」地步[3]。

此外,他們也提出若政府繼續拖延立法時間表,不排除會採取罷駛等激烈手段,以示抗議,希望引起社會關注並促使政策改變[3]。

政府態度與未來展望

面對業界壓力,運輸署重申其政策立場明確,即支持改善傳統的士服務,同時推動規管網約車平台,加強打擊非法出租或取酬載客活動,以保障市民安全及權益[2][1]。運輸署表示已多次警告各大網約平台必須遵守法律規定,但具體立法時間表尚未公布,引起部分司機的不滿和焦慮[2][3]。

目前香港正處於交通政策調整階段,需要平衡創新科技帶來的新型出行模式與維護公共交通秩序之間關係。在此過程中,加強監察、完善法律框架以及提升服務質素將是重要方向。同時,也需兼顧不同利益群體,包括傳統出租汽車司機、市民乘客以及新興共享出行企業,共同推動交通生態健康發展。

總結而言,「白牌車」亂象反映了香港在數字化轉型中的挑戰,也凸顯了監管滯後所帶來的不公平競爭問題。只有透過明確且有效率的法律制度,以及各方合作努力,才能真正解決紛爭,使得整個城市交通環境更加安全、有序且可持續發展。[1][2][3][4]

以上內容綜合了近期媒體報導中有關香港網約出租汽車(俗稱「白牌车」)問題,以及相關人士如鄭克和等代表性聲音,同時反映官方回應態度,希望能全面呈現事件全貌並提供深入分析。

資料來源:

[1] news.tvb.com

[2] www.bastillepost.com

[3] news.mingpao.com

[4] www.stheadline.com

[5] www.orangenews.hk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