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瞬息萬變的國際金融舞台上,總有一些資產類別能瞬間抓住全球目光,比特幣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當許多人還在討論其價值基礎之際,這款數位黃金已悄然攀升,再次站上十萬美元的里程碑,而這波強勁漲勢背後,竟與一項重要的國際貿易協議息息相關,這不禁讓人深思:在傳統與非傳統金融資產交織的時代,是什麼力量正在重塑市場格局?
貿易暖風,吹動比特幣揚帆
金融市場如同一個巨大的生態系,各種資產類別之間看似獨立,實則緊密相連,相互影響。近期比特幣價格的飛漲,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全球風險情緒的回暖。特別是美國與英國達成初步貿易協議的消息傳出後,市場的樂觀情緒被瞬間點燃,風險資產迎來一波顯著的反彈。加密貨幣交易所 Kraken 的全球經濟學家 Thomas Perfumo 指出,比特幣重回六位數大關,正值全球市場風險情緒復甦之際,這反映了投資者對風險資產的整體需求正在回升。
回溯過往,今年初美國總統宣誓就職時,比特幣曾創下歷史新高,部分原因在於市場預期新政府將帶來更寬鬆的監管環境。 然而,隨後因關稅政策引發的市場震盪,一度讓比特幣價格承壓。 如今,貿易協議的曙光再現,不僅提振了美股,也為比特幣的上漲提供了助力。Interactive Brokers 高級經濟學家 José Torres 表示,投資者終於看到了「貿易隧道」盡頭的光明,開始將注意力轉向政策組合中的增長預期。
多重利好,共振推升價格
比特幣的這波漲勢並非單一因素驅動,除了貿易協議帶來的風險偏好提升外,還有其他多重利好因素共同發酵。首先,從宏觀政策層面來看,中國人民銀行近期宣布的「雙降」政策,即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和政策利率,為市場注入了充足的流動性。 這種貨幣政策的寬鬆,不僅對傳統金融市場產生深遠影響,也為加密市場帶來戰略機遇。 市場流動性的釋放,提高了投資者對風險資產的投資熱情,比特幣作為「數位黃金」在全球貨幣寬鬆環境下的價值更加凸顯,成為對抗通膨和貨幣貶值的重要工具。
其次,制度層面的認可也在不斷提升比特幣的吸引力。美國亞利桑那州和新罕布什爾州州長近期簽署法案,允許設立州級比特幣儲備。 儘管目前尚未實際購買,但這已足以激發投資者的樂觀情緒,增強市場對加密資產被政府接納的信心。 此外,德克薩斯州的戰略比特幣儲備法案也在推進中,距離最終通過僅一步之遙。 這些州級層面的積極信號,預示著比特幣在全球資產配置中的地位正在逐步提升。
再者,比特幣自身的結構性特點也構成了其價格上漲的基礎。2024年4月的第四次減半事件,將新增供給大幅壓縮,其通膨率已逐漸逼近黃金。 供給端的稀缺性與需求端的增長(包括 ETF 上市、機構湧入、避險需求等)形成了非對稱結構,為比特幣價格的中長期上漲提供了基本面支撐。
風險猶存,市場仍需謹慎
儘管比特幣價格表現強勁,逼近甚至突破十萬美元大關,但市場的波動性依然存在,投資者仍需保持警惕。SOL Strategies 首席執行官 Leah Wald 提醒,目前比特幣仍主要作為一種高 β 值的風險資產進行交易。 雖然在宏觀不確定時期,比特幣相較股票展現出一定的相對強勢,但現在說其已完全與傳統市場「脫鉤」還為時尚早。 比特幣的結構性特點仍像是一個高波動性風險資產,情緒高漲時表現優異,市場去風險時則相對落後。
從技術面來看,比特幣目前面臨的關鍵阻力區間為 101,500 至 106,500 美元。 如果能站穩 101,000 美元上方,有望挑戰歷史高點。 然而,市場情緒、政策變數、監管不確定性以及技術安全風險,都可能對比特幣價格造成影響。
穿越週期,把握數位浪潮
比特幣重上十萬美元,不僅僅是一個價格數字的變化,更反映了全球經濟、金融政策以及技術創新等多重因素的交織影響。貿易協議帶來的樂觀情緒、主要經濟體的貨幣寬鬆政策、以及對加密資產日益增長的制度認可,共同推升了比特幣的價值。然而,作為一種新興資產,其固有的波動性和潛在風險不容忽視。
對於投資者而言,理解這些宏觀與微觀層面的影響因素至關重要。在追逐價格漲勢的同時,更應關注比特幣作為一種資產類別的長期潛力與風險。未來的加密市場將如何演變,還有待觀察,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場由技術、政策和市場情緒共同編織的數位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改變著全球金融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