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脈動,離不開一輛輛穿梭大街小巷的計程車。它們是不少人日常出行的依靠,也是支撐著許多家庭生計的工具。然而,當這些「城市血管」中的計程車,因為尋求片刻喘息或基本生理需求,不得不短暫停靠在非指定區域時,一場關於執法、體諒與城市規劃的討論便悄然展開。的士違泊,看似一個簡單的交通違規行為,背後卻牽扯著複雜的現實困境。
掙扎在夾縫中的司機日常
想像一下,您在車水馬龍中駕駛了幾個小時,尿意襲來或飢腸轆轆,卻發現在附近根本找不到一個合法的停車位可以讓您稍作停留。您需要上廁所,需要快速吃口飯,或是疲憊到需要短暫閉眼休息一下。對於日夜奔波的計程車司機而言,這不是假設,而是真切的日常寫照。許多時候,為了爭取微薄的收入,他們必須把握每一分載客的時間,但基本的生活需求卻無法被忽視。在停車位奇缺的市區,即使只是為了幾分鐘的生理需求而停車,也可能面臨抄牌罰款的風險。
「柔性執法」的溫情呼籲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香港計程車業總會(的總)向警方發出了請求,希望能在「柔性執法」上考量計程車司機的特殊處境。他們尤其強調,對於那些為了「如廁用膳」而短暫違泊的情況,希望能獲得一定程度的寬免。這並非是要求完全無視交通規則,而是希望執法單位能體諒司機們的實際困難,在不嚴重影響交通流量的前提下,給予他們一點點的彈性空間。這種呼籲,觸及了法律的嚴謹與人情的溫暖之間的平衡,也反映了基層工作者的無奈。
缺乏配套設施的結構性困境
然而,「柔性執法」終究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權宜之計。計程車違泊問題的根源,在於城市規劃未能充分考慮到這群城市服務者的基本需求。隨著車輛數量的增加和城市空間的日益壓縮,專供計程車使用的停車位或短暫停靠點卻顯得杯水車薪。司機們並非存心違規,很多時候是別無選擇。他們需要能夠安全、合法地停下車輛,解決生理需求,稍作休息,或是等待下一個乘客,而無需擔心因此受罰。因此,的總的另一項重要訴求,也是許多司機們的殷切期盼,便是「優先增加的士泊位」。
解決問題的優先順序:從根本著手
從專業分析的角度來看,優先增加計程車泊位才是解決違泊問題的關鍵。這屬於城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範疇,是政府和相關部門的責任。只有提供了足夠的合法停靠空間,才能從根本上減少計程車司機因無處可去而被迫違泊的情況。這不僅能改善交通秩序,減少潛在的交通風險,更能提升計程車服務的質素,讓司機們能在更安心、更有尊嚴的環境下工作。當司機們無需為尋找廁所或用餐點而焦慮時,他們能更專注於駕駛,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尋求平衡的多方協作
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多方面的協作。警方在嚴格執法的同時,或許可以在某些地點、特定時段,以及針對如廁用膳等緊急情況,研究更具彈性的處理方式,這需要詳細的指引和判斷標準。運輸及房屋部門則應將增加計程車泊位列為優先項目,積極尋找合適的地點,規劃並建設更多專用停車位,尤其是在餐飲集中、商業繁忙或缺乏公共廁所的區域。同時,計程車業界本身也可以加強內部宣導,鼓勵司機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尋找合法地點停靠,並探討利用科技手段(如手機應用程式)提示附近可用車位或停靠點的可能性。公眾的理解與體諒也同樣重要,理解計程車司機的辛勞,或許能減少一些不必要的誤解和投訴。
邁向更友善的城市交通未來
的士違泊現象,是城市快速發展中基層勞動者困境的一個縮影。的總的呼籲,既是對司機們實際困難的反映,也是對城市管理智慧的考驗。它提醒我們,在追求效率和秩序的同時,不能忽略了人的基本需求和尊嚴。柔性執法是一種同理心的體現,而增加泊位則是更具建設性的長遠規劃。只有當城市願意投入資源,為這些城市的服務者提供應有的便利和設施時,我們才能真正構建一個更加和諧、友善且有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統。讓計程車司機不必在生計與生存之間艱難抉擇,讓每一趟行程都能在合法合規的基礎上順利完成,這不僅是他們的願望,也是我們共同追求的城市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