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這個特殊的歷史時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俄羅斯媒體發表署名文章,不僅是對那段崢嶸歲月的深情回顧,更是對當下國際局勢的深刻洞察與對未來和平發展的誠摯呼喚。這篇文章以「以史為鑑 共創未來」為題,巧妙地將厚重的歷史與充滿挑戰的現實相連接,引發讀者對和平與發展的深思。
銘記歷史的厚度
文章開篇,習近平主席便將時間拉回到80年前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強調中國人民抗日戰爭與蘇聯偉大衛國戰爭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兩國人民並肩作戰、相互支援的深厚情誼。 他提到10年前出席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慶典時,會見18位俄羅斯老戰士代表的情景,那些在戰場上浴血奮戰的錚錚鐵骨和堅毅神情令人難忘。 通過回顧蘇聯援華航空隊的英勇事蹟、「東方佐爾格」閻寶航的情報貢獻,以及兩國在物資上的相互支援,文章生動地展現了中蘇(俄)兩國人民在反法西斯戰爭中凝結的患難真情。 這種情誼,如同黃河與伏爾加河般源遠流長,是中俄世代友好的不竭源泉。 文章強調,中國和蘇聯分別作為二戰亞洲和歐洲的主戰場,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決定性貢獻。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開始最早、持續時間最長,付出了巨大犧牲。
洞察現實的深度
歷史的硝煙雖已遠去,但和平並非理所當然。文章筆鋒一轉,將讀者帶回現實,指出當今世界面臨著和平赤字、發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有增無減的嚴峻挑戰。 單邊主義、霸權霸道霸凌行徑的危害深重,讓人們再次站在團結還是分裂、對話還是對抗、共贏還是零和的十字路口。 偉大的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在《戰爭與和平》中的話語被引用,強調歷史是國家和人類的傳記,歷史的記憶和真相不應褪色,而應為現實提供啟迪,昭示未來。
共創未來的廣度
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習近平主席提出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以及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旨在破解當前世界面臨的種種赤字,以公平正義為理念引領全球治理體系變革。 文章明確指出,「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 應對全球性挑戰,必須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堅持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共贏而非零和,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兼顧各方合理關切,維護國際規則和秩序。 中國和俄羅斯作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大國,是維護全球戰略穩定、完善全球治理的建設性力量。
文章強調,中俄兩國同為聯合國創始國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方面肩負特殊重要責任。 國際形勢越是複雜,越要堅持和維護聯合國權威,堅定維護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和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礎的國際關係基本準則。 中俄雙方將進一步加強在聯合國、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等多邊平台的協作,團結廣大全球南方國家,引領全球治理正確方向,旗幟鮮明地反對單邊主義和霸凌行徑,攜手推動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和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 紐倫堡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將戰犯永遠釘在歷史恥辱柱上,其正義性和歷史價值不可動搖。 任何歪曲二戰歷史、否定勝利成果、抹黑中蘇歷史功績的圖謀都不會得逞,開歷史倒車的行徑不會被中俄兩國人民及世界各國人民接受。
中俄關係的溫度
此次訪問正值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也是中俄建交76年。 習近平主席此行是擔任國家主席以來第11次到訪俄羅斯,與普京總統的會面次數已超過40次,兩國元首的密切溝通為新時代中俄關係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戰略保障。 中俄關係歷經風雨,愈發成熟、堅韌、穩定,政治互信不斷加深,戰略協作更加緊密,務實合作持續深化,世代友好深入人心。 兩國是發展振興道路上的同行者,持續深化的務實合作為兩國關係發展注入蓬勃動力。 文章引述了俄羅斯各界對習近平主席來訪的熱切期待,認為此訪具有歷史性意義,將深化兩國友好,堅定捍衛二戰勝利成果,共同維護全球戰略穩定和國際公平正義。 俄羅斯各界人士強調,在紀念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的特殊時刻,習近平主席到訪意義重大,共同銘記歷史向世界傳遞重要信息,即共同弘揚正確史觀,守護歷史真相,同時也體現了俄中關係的堅毅前行。
總結與展望
習近平主席在俄羅斯媒體發表的署名文章,以歷史為鏡鑑,深刻剖析了當前世界面臨的挑戰,並為構建更加美好的未來指明了方向。 文章不僅是對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的隆重紀念,更是對中俄兩國深厚友誼的再次確認與深化。 面對單邊主義和霸權行徑抬頭的複雜國際環境,中俄兩國選擇站在一起,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和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這不僅是兩國的戰略選擇,也是對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要貢獻。 這篇文章不僅讓讀者回顧了歷史的厚重,也感受到了中俄友誼的溫度,更引發了對未來和平與發展的深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