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大男嬰疑遭搖晃命危 瑪麗醫院報警

保護稚嫩的生命:解析四個月大男嬰疑遭搖晃危殆事件

在熙來攘往的都市叢林中,每一個生命的萌芽都應當被溫柔呵護。然而,近日一宗牽涉一名四個月大男嬰的事件,如同一記重鎚,再次敲響了社會對兒童保護的警鐘。這名男嬰在被送往瑪麗醫院時情況危殆,初步懷疑是因入院前曾遭受大力搖晃所致,可能出現了令人心痛的「搖晃嬰兒綜合症」(Shaken Baby Syndrome)。事件不僅引發了公眾廣泛關注,瑪麗醫院方面也已報警處理,期盼能釐清事實真相,還給無辜生命一個公道。

脆弱的警訊:男嬰抽搐與腦出血

據消息指出,這名僅四個月大的男嬰於本週一傍晚被轉介至瑪麗醫院求醫。入院時,男嬰出現全身抽搐及腦出血的嚴重情況。醫護人員見狀,立即將其送往兒童深切治療部進行搶救。然而,儘管醫護人員全力以赴,男嬰的情況仍持續危殆,令人憂心。

「搖晃嬰兒綜合症」:無聲的傷害

醫護人員初步懷疑,男嬰的傷勢與送院前曾遭大力搖晃有關,這指向了一個令人聞之鼻酸的可能——「搖晃嬰兒綜合症」。 這種綜合症通常發生在嬰幼兒身上,由於他們的頸部肌肉尚未發展成熟,頭部相對於身體比例較大,當被劇烈搖晃時,腦部會在顱腔內來回碰撞,導致腦組織受損、微血管破裂出血,甚至引起硬腦膜下血腫、視網膜出血等嚴重傷害。 這種傷害往往沒有明顯的外傷,因此容易被忽視,但其後果卻可能導致永久性的腦損傷、發展遲緩,甚至死亡。兒科醫生強調,搖晃嬰兒會造成極大傷害,可能導致腦部多處微絲血管出血。

南區豪宅區的陰影:壽臣山單位與被捕女親友

據了解,這名受害男嬰與家人同住在港島南區壽臣山的一個單位。 消息進一步透露,一名五十七歲的女親友自今年一月起亦入住上址。 事件發生當天下午三時許,據稱是被捕的女親友發現男嬰半清醒,隨後將其帶往港怡醫院治療,同日再轉送至瑪麗醫院深切治療部。 經檢查後,男嬰被發現腦部出血並懷疑出現嬰兒搖晃症候群,瑪麗醫院醫生隨即代為報案。

警方介入調查:虐待或意外?

瑪麗醫院於男嬰入院的翌日,即本週二上午報警。 警方接獲報案後,已介入調查,案件暫時列作「對所看管兒童或少年人虐待或忽略」處理,並由西區警區重案組跟進。 據悉,警方已於當晚前往醫院了解情況。 目前,警方正就事件展開深入調查,以釐清男嬰的傷勢是意外造成還是涉及虐待。而那名五十七歲的女親友據了解已被捕。

社會的反思與防範

這宗令人痛心的事件,再次提醒社會關注嬰幼兒的保護問題。嬰幼兒是弱勢群體,完全依賴成年人的照顧,他們無法表達自己的痛苦,也無法保護自己。因此,作為成年人,我們有責任為他們提供一個安全、健康的成長環境。

首先,提高大眾對「搖晃嬰兒綜合症」的認知至關重要。許多照顧者可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因為嬰兒持續哭鬧而失去耐心,大力搖晃嬰兒,卻不知道這會造成多麼嚴重的後果。透過廣泛的宣傳教育,讓更多人了解搖晃嬰兒的危險性,可以有效減少類似悲劇的發生。

其次,加強對新手父母和主要照顧者的支援。照顧新生兒壓力巨大,尤其當嬰兒哭鬧不止時,照顧者容易感到疲憊、焦慮甚至失控。提供育兒知識、情緒支援以及喘息服務,可以幫助照顧者更好地應對挑戰,避免因壓力過大而做出傷害嬰兒的行為。

此外,建立健全的兒童保護機制,加強社工、醫療機構與警方之間的協作。醫護人員作為接觸嬰幼兒的前線,應提高警覺,對於懷疑受虐的個案,應及時介入並啟報相關部門。社會福利機構也應主動提供支援,並在必要時介入調查,確保兒童的安全。

生命的脆弱需要我們共同守護。這名四個月大男嬰的遭遇,是一個沉重的警示。希望他能早日脫離危險,也希望這宗事件能促使社會各界更加重視兒童保護,共同為我們的下一代築起一道堅固的保護網,讓每一個生命都能在愛與安全中茁壯成長。